“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汽车客运中心延伸 |
||
|
||
■撰文 夏露 褚春慧 本文配图由县交通运输局提供 2019年以来,海盐鸿远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以“安全+便捷+智慧+服务”改革为主线,坚持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着力解决群众出行中的难点和诉求,提高群众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力打造最民生、最智慧、最优质的“城市客厅”。 坚持高效便民,建设一站式高效亲民的便民大厅 海盐鸿远公交优化各环节,改善乘客出行。引进“自助售票机、自助查询机、自助零钱兑换机、自助存取款机”等一系列自助服务系统,方便旅客买票、取票、兑零;完成客运中心人脸识别系统升级;优化提升客运中心换乘布局,实现海盐客运中心长途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城际公交在客运中心换乘长廊“一廊换乘”。 增加公交覆盖面,方便城乡居民出行。新增公交线路6条,其中,城乡公交线3条,分别是到保山村的K252,到紫云里的K213和到桃北村的K217;城际公交线一条,为海盐到高铁嘉兴南站的K177;海盐经济开发区三级公交线2条,分别为K311和K312。“村村一公里通公交”已于2019年底实现。 增加提升客运班线,实现和上海、杭州交通的无缝对接。正式运行了海盐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客运班线,从试运行的1辆车增加到2辆车,车辆从19座升级到38座,日发班次从2班增加到4班;升级提升了海盐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客运班线车辆,由原来的19座改为32座;开通了海盐至高铁嘉兴南站的直达公交专线K177路。 坚持智慧管理,建成系统集成的智慧大厅 推行公交移动支付。完成城际公交移动支付机具采购,加快全县公交车移动支付全覆盖。 加快“智慧公交站台”建设。结合城市道路有机提升以及武袁公路、六旗大道、滨海大道等道路新建,逐步增加集成电子站牌、高清视频监控、语音传送、USB接口等多种功能,实现运营过程全时段监控。 提升城乡公交智慧化运行。除推行“兜兜公交”实时查询公交运行状况外,增加“守时公交”线路,让乘客能够掐点乘车,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截至目前,“守时公交”线路已增加至13条。 坚持优质服务,打造最佳服务环境的体验大厅 提升车辆档次,优化公交路线。积极引入无污染、零排放、低噪音纯电动公交,2019年新购新能源公交车57辆,更新公共自行车700辆,全年共优化公交线路12条。 完善硬件设施。加快客运中心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改造,重新规划、设计、安装设置“中英”双语指示标识,将静态标识、动态电子屏幕显示,语音引导相结合,让乘客清晰读取有用信息; 加强联合执法。建立健全由公安、交警、综合执法、运管、市场监管等参与的一体化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一室”快速综合处理,全面改善客运中心站场周边区域社会治安环境和交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