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社区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 发布时间:2020-01-14 08:19
  • 信息来源: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陆一婷

近日,海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场会在武原街道光明社区召开。与会人员对该社区在破解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做出的工作纷纷点赞。光明社区到底有何治理窍门,记者日前来到这个海盐县最大的搬迁安置集聚区。只见车位规划合理,车辆停放有序,居民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一幅人心不断凝聚、共同奔向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合署办公 增强居民获得感

这两天,光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刘超正忙着准备社区垃圾中转站验收材料。原来,光明社区有660多户自建房住户,由于道路和场地限制,大型垃圾清运车一直无法进入,而每家每户只有两个小型垃圾分类桶,容量不够也不利于运输,还很容易被宠物犬宠物猫打翻,弄得一地垃圾。“大家都很支持垃圾分类,希望有一个集中封闭式的垃圾中转站。”居民们提出了要求。社区整理了大家的意见并反映给了街道,很快,项目就下来了。“本周就能通过验收,接下来由物业收集各家的垃圾,然后集中到中转站再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刘超说。

记者了解到,光明社区主要由华星村、金星村、南环村、大刘村的村民迁搬而成,是海盐最大的搬迁安置集聚区。2019年年初,武原街道创新推出“社区+行政村”合署办公机制,让搬入人口最多的华星、金星两个村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交叉任职,共同管理光明社区。原先只有7人的光明社区管理队伍,一下子壮大到20多人,管理机制的调整让社区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也让居民拥有了更多的认同感。

过去不少居民随意侵占小区公共绿地,种植各种蔬菜的事情屡禁不止。2019年年初,社区投入70多万补种草坪,在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下,再也没发生过毁绿种菜现象。 

光明社区居民停车问题一直是未解的难题,华星村村民委主任朱连萍兼任光明社区党支部书记后,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与社区、街道进行沟通,为小区新增了360多个车位,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一张网”兜起民生大小事

家住光明社区牡丹苑的居民张红燕曾天天盼着“晴天”,只因下暴雨时她家底层必遭水淹。张红燕说,水淹的“烦恼”自她2011年搬进小区持续了7年,一直“无法根治”。原来,光明景苑牡丹苑与百合苑的自建房建造时间早,其排涝系统管径偏小,且集水井太少,导致一下暴雨就容易积涝。“多亏姜主任的到来,今年台风来的时候,家中没遭殃,还能睡上安稳觉。”张红燕说。

张红燕口中的“姜主任”就是武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金凤。她是金星村、华星村、光明社区网格大组的组长。得知情况后,姜金凤随即联系街道熟悉市政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帮助分析原因,邀请设计院专家前往现场查看,研究改造方案。当年街道投入180多万元启动光明景苑小区排涝管网改造工程,为居民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2019年以来,武原街道积极探索网格管理,将街道455名工作人员下沉分配至3个片区11个网络大组68个网格中,依托网格长、网格员形成服务网,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截至目前,姜金凤所在的网格共收集到光明社区居民们反映的各类问题253个,已解决问题239个。

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治理

每天早晨6点,居民金善珍就会跟着垃圾清运车,检查325户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从“村民”转变为“居民”后,金善珍主动找到社区,报名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成为了光明社区首批上岗的垃圾分类劝导员。她说,“看着大家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我很高兴。”

金善珍不仅自觉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也经常为有困难的村民“发声”,为此,还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先锋小院”。晚饭过后,居民们都会自发来到金善珍家中拉家常,说说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讨论社区的变化,分享快乐。有居民找她反映家里下水管堵塞,她就联系社区请人修补;有居民拿着破损的衣服请她缝补,她就用缝纫机帮忙缝好。

2019年,武原街道在网格管理的基础上,打造以党员为核心的“先锋小院”红色阵地,彻底打通了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和帮助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如今,越来越多像金善珍这样的热心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居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和谐,矛盾纠纷减少了。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