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空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
|
||
■全媒体记者 陆一婷 通讯员 李红华 唐应樱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县生态环境分局获悉,2019年1-12月,海盐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位列全市第一;空气优良率93.7%,位列全市第一,PM2.5年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海盐连续四年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全市第一,空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自2014年按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以来,海盐环境空气质量PM2.5年平均浓度实现逐年降低,从2014年的4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9年的2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也有了重大提升,从2014年的84.1%提升至2019年的93.7%。监测数据持续改善的背后,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多了,空气变清新了。 为持续改善县域大气环境质量,2019年,海盐从严格项目准入、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强化移动源排放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建设施工扬尘管控和餐饮油烟废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全力以赴打赢蓝天保卫战。 工业废气治理非朝夕之功,需长久为之。2019年,海盐下发《海盐县工业废气污染治理2019—2020年攻坚方案》和《关于废气排放企业排气筒规范化整治的通知》,召开工业废气污染整治对接会,完成了47个VOC治理任务,8个泄漏监测与修复任务,104个臭气异味治理任务,18个粉尘治理任务。 为扎实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废气污染治理,海盐经济开发区、沈荡镇启动了新一轮废气整治,开展VOCs走航监测,推进“3+X”监测系统建设。与此同时,望海新区和澉浦镇六里工业园区废气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一厂一策已编制完成,望海新区重点企业整治工程按计划落实,六里园区企业已完成整治工作。 餐饮行业产生的油烟污染是城市空气的重点污染源之一,为解决这一环境治理的“痛点”,海盐制定《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进餐饮场所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推出“一巡九查”机制,以“管家式”服务模式推进餐饮场所综合整治,并逐步向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延伸。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共检查餐饮店3760家次,一般程序立案查处110起,油烟净化器安装率达到99%,油水隔离处设施安装率达到99.7%,全县餐厨垃圾收运共签约1862家。 2019年,海盐全面实施新能源车辆更新工作,计划通过4年时间逐步将201辆老旧车辆淘汰更新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全年新增更新57辆清洁能源公交车和10辆巡游出租车。同时,做好申请补助车辆的信息核对、补助标准认定和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另外,海盐开展在用车污染排放的联合执法检查,倒逼高排放车辆维修治理和淘汰更新;进一步加大秸秆焚烧的查处力度,引入秸秆打捆主体,开展秸秆离田利用;对全县建筑工地定期进行扬尘督查及等级评价;成立专项联合执法组,对路面工程运输车辆抛洒滴漏、带泥上路等问题进行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