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17座垃圾中转站完成升级


  • 发布时间:2019-07-18 08:26
  •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海盐版
  • 浏览次数:
  • 打印

■记者 陶 玮

本报讯 7月16日,记者在海盐县城区城南垃圾中转站看到,新安装的除臭设备正在运行着,虽然天气闷热潮湿,但中转站内闻不到垃圾的臭味。“7月初,城区的10座垃圾中转站加装了喷淋除臭系统,使用了微生物治污解毒除臭剂,起到治污、解毒、除臭的作用,有效确保了中转站及周边的环境质量。”县分类办主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市管理局)局长郑高行说。

“除臭设备从早上6时开始工作,持续到傍晚6时,每10分钟喷一次除臭剂。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将环保的微生物治污消毒除臭剂按比例配比,再通过高压泵,将配好的除臭剂用专用喷头喷洒出来,与空气中的臭气分子充分接触反应,将臭气分子分解,消除臭味,并降解清除垃圾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可将污染物完成矿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郑高行介绍。

当前,海盐县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为“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虽然实施了垃圾分类,减少了一定量的垃圾,但全县每天还会产生约500吨垃圾。以往,垃圾在全县各地分类收集后,通过中转站,再运到绿能环保项目一期,进行无害化处置,这样,垃圾产生的臭味成为中转站的“顽疾”,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就算提高清运频率,也无法杜绝臭味的蔓延。

记者了解到,全县现有17座垃圾中转站,分别承担各区域的生活垃圾集中转运服务职能。垃圾中转站的设施极易腐蚀、损坏,针对原有的地埋式压缩设备故障率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海盐县实施了垃圾中转站设施设备提升工程,将全县17座垃圾中转站改建成移动式密闭压缩中转站。改造后,这17座垃圾中转站实现了垃圾中转过程不落地,彻底解决了原先容量小、垃圾裸露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海盐县对17座垃圾中转站安装了除臭设备,其中,15座垃圾中转站安装了喷淋除臭系统,2座垃圾中转站采用人工除臭。

垃圾中转站原有的垃圾渗滤液收集模式已不符合环境管理要求,海盐县在城区10座垃圾中转站内增设三格池,收集中转站污水后通过初步过滤净化,再排入污水管网。城区10座垃圾中转站后期将采取集中收集后转运至渗滤液专用处理设备进行处置的模式,确保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再纳入污水管网。另外,望海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安装了日处理2吨污水的处理设备,其余6座镇(街道)垃圾中转站都增设了三格池。

为解决垃圾“混装混运”等矛盾,海盐县新增、更新购置各类型号分类桶5.585万只,购置分类收集车辆149辆,建设垃圾分类亭258个,规范统一标志标识,同时建设完成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其他垃圾收运采用移动压缩箱,餐厨垃圾收运采用密闭式收集车,统一了外观及标志。各镇(街道)建设了易腐垃圾中转点和有害垃圾暂存点。全县17座垃圾中转站均实现垃圾分类转运。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海盐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