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函

盐住建函〔2019〕30号

  • 发布时间:2019-06-13 10:02
  • 信息来源:县住建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倪晓荣委员:.

您在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交通治堵的建议》的提案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县慢行交通网络骨架正在构建。《海盐交通治堵“十三五规划》已明确海盐中心城区城市慢行通道分级网络,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海盐慢行交通网络,改善步行与非机动车出行,促进慢行网络与其他交通方式充分接驳,构造以绿景水系为脉络,城市道路为骨架,土地开发为导向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明显改善,至2030 年,慢行交通在出行结构中占全方式的比例争取在55%,绿色交通(公交+慢行)占全方式的75%。慢行道路网的长度不小于道路网总长度的30%。目前县城区白洋河-梦湖公园-滨海大道(朝阳路-盐北路)、团结港(东西大道-城北路)-古荡河(团结港-新桥路)、出海河两侧(秦山路-东西大道)等绿道中已建慢行道路。在枣园路(东西大道-乍秦线)、新桥路(东西大道-环城南路)改造后已建慢行车道。下一步结合规划,海兴路(东西大道-新桥路)、百尺路(东西大道-环城南路)改造中考虑建慢行车道。逐步完成衔接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沟通各个住宅区、公园、学校和公共服务机构,打造“一核八射一连慢行手形骨架网络”。倡导老城区低碳出行,建立“绿色交通”和慢行网络体系,回归“让路于人”。

二、我县公共自行车建设体系已基本完善。根据《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候车亭、站点建设管养的实施意见》(盐政办发〔2018〕92号)文件精神,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建设已纳入城乡和综合交通建设总体规划。目前,全县共计已建成136个站点,4136个车位,投放3500辆公共自行车,并已经实现全部并网,真正做到通借通还。其中,海盐城区有91个租赁点,2936个车位,当前能够满足海盐城区居民的出行需求。2019年我县加大共享单车投放规模,8月底完成新增700辆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使用。下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车智能查询系统,提高用户使用率、满意度。拟建设的芳满庭商业地块、二手车交易市场等10个商住项目都进行了公共自行车的配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主要服务片区内部的居民日常出行,游客休闲观光出行,在未来城市框架拉大后,考虑承担部分通勤出行,并与公交衔接,构筑“B+R”系统,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我县建成区公交站点 500 米半径覆盖率已达到97%以上。虽然根据现状公交客流来看,海盐还未形成有规模的公交客流走廊,但公交专用道也已开始谋划,充分发挥公交专用道作用,增加公交系统运力,为远期轨道和BRT 线路培育客流。根据《海盐交通治堵“十三五规划》,新桥路(东西大道-环城南路)等8条城市道路将设置公交专用道,下一步结合我县实际逐步推进实施。

四、我县正在抓紧提升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我县建成区城市主干道范围内,路口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覆盖率到2019年10月底将均达到95%以上;建成区主干道路口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覆盖率在分别达到 80%以上;70%以上路口交通信号灯实现联网控制协调,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达到 100%。可根据交通流量变化智能调节信号周期,根据交通潮汐流量设置“绿波”等,大大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城市治堵工作的背后是政府各部门间的积极协调配合,多部门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提升公交分担率是缓解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本质还是要提高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吸引力。要以科学理念统筹规划,保证城市交通规划的前瞻性。通过加快路网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增加路网密度和容量以提升交通承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着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综合规划、建设、财政补贴等保障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需要在信号控制、路权分配、车辆通行上突出公交优先地位,增加公交运力,提升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我县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海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5月23日

(联系人:顾岩峰 , 联系电话:86037250)


信息来源: 县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