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781823113R/2019-00086 成文日期: 2019-03-21
文件编号: 盐防汛〔2019〕3号 组配分类: 规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应急管理局 有效性:
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关于2019年海盐县防汛检查和汛前准备工作的报告


  • 发布时间: 2019-03-22 15: 44
  • 信息来源:
  • 浏览次数:
  • 打印

县人民政府:

2019年是机构改革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机制发生重大变革的第一年,为切实做好2019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根据上级防指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机构改革“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在实现工作平稳过渡和无缝对接的基础上,我县早启动早部署早落实,今年以来,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全面开展各自辖区、行业内的自查自纠。3月初,县防指、县应急管理局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华忠带队,分2个检查组对各镇(街道)、有关防汛重点单位进行了县级综合检查。现就此次防汛检查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准备情况

(一)加强防汛责任制落实。当前全县正在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有关职责和工作正在对接之中,从检查反馈情况看,各镇(街道)、相关单位按照“宁可重不可漏”的要求,对防汛备汛工作思想认识到位,通过会议传达部署、实地检查、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安全责任制。

(二)加快组织机构更新完善。春节后,县防指、县防指办及3名人员整编转隶至县应急管理局,现已正常投入运作。2月25日,县应急管理局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我县防汛防台基本概况。因县级部门机构改革,我县级指挥部指挥、成员及成员单位尚未调整和明确,计划3月底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针对机构改革、组织人事调动和网格调整等诸多变化,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在指挥领导机构、基层防汛防台网格责任人数据库等方面进行了更新调整。据初步统计,共计落实镇级责任人数221人次,村级714人次,网格数380个380人次。

(三)启动防汛预案修编修订。按照省市防指总体要求、县级部门机构改革“三定”规定草案和以往暴露的隐患问题,县防指已启动防汛防台预案修订工作,修订的重点围绕对成员单位的组成、分工调整以及根据当前新形势下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响应和开展作再进行完善,鉴于目前机构改革尚未完成,力争于汛前全面完成并报批备案。同时,对镇(街道)、部门专项预案加强督促协调指导,同步修订更新。

(四)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我县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实现监测预警,县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2018年新建成使用的原水利信息化系统平台为基础,共享集成水利、气象、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资源,目前已具备省-市-县-镇四级远程会商、城防海塘工程与城区易涝道路视频监控、水雨情实时预警监测等功能,其它功能将根据省、市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和完善,力争早日建成全县应急大数据指挥平台。

(五)健全避险转移安置机制。全县共排查出危房户201家359人,不稳定边坡隐患点26人,非标准及危险段海塘区域1121人,出海渔船20艘43人,避险主要采取投亲靠友和镇(村、社区)避灾安置点安置等方式。每个需转移人员都有“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村干部专人负责,做到精准转移。经检查发现,全县共设有避灾安置场所126处,各避灾点上均配备了简易床铺、被子、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数量和品种基本齐全,饮用水、食品等物资基于保质期原因,大多采取与超市、零售店签订协议的方式代为储存。

(六)物资和队伍管理到位。经汛前排查统计,全县共储备移动水泵634台、救生衣2569件、编织袋6.515万条、麻袋4.487万条、铁锹1824把、各类照明灯具1439台、橡皮艇47艘及其它一大批物资和设备;木材、编织袋等大宗物资及大型机械车辆的调用等采用与企业签订委托储备协议的方式进行。同时,各级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进出库账目清楚。全县已组建县、镇(街道)、村(社区)各级防汛抢险队伍140支共2141人,水利、住建、交通、通讯、电力等成员单位也落实各自专业应急抢险分队,更新队伍和抢险装备、车辆调用的档案库。

(七)有序推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管理。各镇(街道)按照县防指要求,已着手将汛前检查整理汇总的基层责任人、岗位名单录入省级系统平台。同时,县防指办已委托设计单位将责任人、联系方式、危房户、转移路线、避灾点、仓库等防汛要素信息实时标绘上图,制作新版的村级防汛形势图并张贴全县102个村部户外醒目处,确保在省防指规定的时间节点前保质保量完成。根据部署安排,我县将于3月底召开基层防汛体系考核部署会,计划于4月上旬完成自评考核,并根据考评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和提升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短板”较多,防汛任务艰巨。

1.今年我县涉及南排两闸扩排、东段围涂二期海塘提标加固、“云雀”台风补短板项目等一批水利工程需跨汛施工。尤其是“云雀”台风补短板项目问题较为突出,2018年9月,县政府《关于印发<海盐县防汛防台整体能力提升方案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盐政办发〔2018〕80号)已经进行了明确,但有些项目因工程周期等原因进展缓慢,在汛期仍无法全部建成运行,这些地方在上年度发生过较大的汛情灾情,群众信访问题突出,为避免再次发生去年类似灾情,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提前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其中包括:

(1)武原街道城西西片圩区红益村区块:杭平申线(酱园港段)东岸约500米地段(位于徐桥中4、中7组、胥溪南2组等)防洪堤标高不达标,和睦桥闸站排涝流量不足。

(2)望海街道(中天浦发区块、新兴小区、双桥圩区、百合美农场):杭平申线中天浦发两侧码头、两侧港池及港池以北约170米防洪堤不达标,中天浦发东侧南洋村2个组缺少排涝闸站,新兴小区与百合美农场地势低洼易涝,双桥圩区万斤桥闸站遇强降雨排涝能力不足。

(3)开发区东段围垦区:一期围垦区水系少,河道不连通,淤积严重,行洪排涝不畅。

(4)百步镇横港村:整体地势低洼(屯桥11组、横港14组、横港15组、横港8组),老圩堤标高低,倒灌易涝。

(5)于城镇江渭村、八字村、三联村:农田内渠系不通,缺少排涝泵,排涝能力不足。

2.秦山街道欣欣社区排涝管网提升改造、沈荡镇防洪堤加固加高、交通港航部门杭平申线(酱园港段)护岸与城西西片圩区各闸站交界闭合段等项目虽然已经开工建设,但目前总体进度较慢,需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在主汛期前投入使用。

3.城区盐嘉塘河滨路段北岸标高不高,盐平塘北大街段、盐北闸—金色江湾段西岸多处堤防护岸老旧破损,科创园区块林家浜闸站未进行建设,在汛期遭遇高水位时有漫堤倒灌的可能。

4.澉浦长山工业区外侧缺少一线海塘屏障的保护,目前已进驻企业16家,员工1000名左右,一旦发生台风高潮位袭击,对该区域的人员安全和企业生产将产生较大影响。

5.南排两闸翻水泵站在今年汛期仍无法启用运行,且因施工围堰影响造成两闸不能全部开启进行排涝,给今年安全度汛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机构改革后的新工作机制待形成。机构改革后许多部门职责发生较大变化,不能再用以往的经验做法承担当前的工作。同时,防汛的主阵地在基层一线,目前镇(街道)的机构改革也尚未完成,在机构、职责全部调整到位后,责任领导、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如何、工作怎么来重新划分和落实都需要花时间来解决、磨合与熟悉,对今年自上而下的防汛指挥和行动组织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三)基层防汛体系需常抓不懈。我县基层防汛体系近年来在工程设施、硬件环境、物资保障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对照上级标准和防汛实战要求,我县在软件建设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普遍存在着预案与实际操作相脱钩,防汛仓库(如澉浦镇、通元镇、武原街道、澉浦村、武原街道5个集中管理的村级防汛仓库)管理不规范,电话抽查小曲社区和红益村防汛责任人职责不清等问题,对于基层防汛体系如何规范、长效运行,有待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逐级落实解决。

(四)建筑工地人员避灾转移矛盾较为突出。我县每次有大的台风影响,一旦启动应急响应,县城区建筑工地的人员转移始终是个难点问题,该群体转移基数大、流动性强、文化程度低,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安置场所、安置点人员数量以及安置后管理每次都是防汛防台期间需协调解决的重点。

(五)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调度管理待提升。随着应急调度指挥、管理标准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工程运维管理智能化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尽管我县城防及区域防洪工程、4片农村圩区(望海街道双桥圩区、于城镇于北圩区、通元镇张桥圩区、武原街道华星圩区)已实现远程控制管理,但南排即将移交给我县的节制闸、住建实施的“小包围”、剩余已建成的15片农村(涉及武原2片、秦山2片、望海1片、于城1片、沈荡4片、百步4片、通元1片)等圩区都还没有实现远程控制运行。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这次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并结合今年的防汛形势和任务,下一步,县防指、县应急管理局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狠抓防汛责任制落实。

1.健全完善防汛责任体系网格化和防汛形势图表化的动态管理,针对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象,从实用性和感性认识的角度出发,以理论授课、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上岗培训。

2.严格落实防汛防台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建立健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有关工情调度、水雨情监测、汛情会商研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预警发布机制,做好预警发布和汛情的上传下达。

3.对照机构改革后省市对防汛总体预案的要求和框架,重新梳理、修订防汛预案、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开展防汛、地质灾害救援等科目的应急演练。

4.利用“4.15防汛防台日”、“5.12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日和防汛防台关键节点,多途径宣传和普及防汛防台和减灾救灾知识。

(二)突出重点,加强对防汛隐患的跟踪督办。针对前期各责任主体自查、市县综合检查后发现的一批隐患和问题,分门别类建立隐患和问题清单台帐, 实行动态跟踪销号管理,逐项登记、逐一整改,确保消除隐患。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向责任单位下发督办单,确实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督促及时编制应急度汛方案,落实应急防范措施。

(三)巩固深化,建立健全基层体系规范化长效管理机制。防汛防旱和避灾安置职责划转至县应急管理局后,基层防汛体系管理将更为紧密和统一。县防指、县应急管理局将围绕基层防汛七大体系,以“大防汛、大应急”为重点,坚持检查和考核并举的手段强化管理,提高检查的精准性,精简考核指标,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督促基层的长效管理,使基层防汛体系更接地气,真正为防汛应急工作所服务。

(四)精心组织,完善应急机制的深化提升。依托人武部的抢险救援力量,组建防汛抢险队伍,开展队伍实操拉练。统筹防汛物资与原属其它部门设备物资的接收整合,协调落实仓库选址与物资存放,研究制订应急物资采购和管理政策,对去年损耗的物资进行添置补充,提高基层防汛物资采购品种的科技含量和易用性,组织开展新设备产品的操作教学。针对建筑工地人员避灾转移问题,县防指、县应急管理局将会同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等部门进行会商和研究,编制转移预案。

 

  海盐县防汛防旱指挥部    海盐县应急管理局

                           2019年3月21日

 


作者:

信息来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