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7年海盐县文化局(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 发布时间: 2018-10-25 10: 24
  • 信息来源: 县文化局(体育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17年海盐县文化局(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体育局)

             2018年3月6日 

 

2017年海盐县文化局(体育局)工作总结

  2017年,县文化局(体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和谐文化体育建设,深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全面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在2016年度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排名第七,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前十;获评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3·11”销售侵权盗版出版物案入选全国“扫黄打非”典型案件;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记省集体二等功;指导通元镇获评浙江省文化强镇,于城何家村获评省级文化示范村,元通青莲寺村入选省级民俗文化村。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探索文化发展新思路

  (一)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贯彻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通知》,组织开展普法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全面解读;结合2017年送文化体育下基层、各类广场演出等活动,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多方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嘉兴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有关要求分解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二)加强制度建设。印发《海盐县文化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文化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文化体育发展的重点工程、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下发《海盐县文化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2017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及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适时做好总结,提炼工作亮点成效。出台《海盐县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从文化礼堂组织建设、内容建设、设施建设等七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修订出台2017年对各镇(街道)文化体育工作考核办法,从保障机制、镇级文体设施建设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文化建设等十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三)完善工作机制。启动海盐县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改造升级工作。新系统于12月底正式上线运行,涵盖了最新的各级指标体系,实现了供需有效对接和群众满意度测评。深入探索建立文化礼堂独立法人理事会制度。全年共20家文化礼堂(文化家园)获准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县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完成全覆盖。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2017年“百场文艺演出下基层”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两个项目向社会力量公开购买服务,同时进一步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抽查、录像回溯、群众反馈等多种方式反馈意见,对服务绩效进行评定,并指导今后的采购工作。

  二、以文体惠民为核心,促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

  (一)进一步加强文体阵地建设。一是阵地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抓好县级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全年张元济图书馆总分馆共接待读者150余万人次,文献外借量75.5万余册,新增图书6.9万册,新增图书分馆一个;深入开展“涵芬”品牌读者推广活动,举办“涵芬讲坛”“涵芬沙龙”“涵芬展览”等共264场;“万册图书大家选”新华书店借书活动全面升级。顺利举办纪念张元济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县文化馆全年共主办、承办、协办各类演出103场,举办各类比赛14场,举办视觉艺术类展览、文化大讲堂38场,开展“一人一艺”公益大培训,参加培训人员13374人次。县博物馆牢筑展览、讲座、活动三大阵地,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234场,接待观众达25.3万余人次,接待团队530个,其中“玩,味十足——海盐县博物馆馆藏中国民间玩具展”开展全省巡展,吸引11.5万人次参观。编辑出版《海盐县博物馆馆藏书画精选》。立足两张龙凤古琴修复成果,录制古琴音频(琴曲),开设古琴公益体验课,积极推进古琴文化展示传播。县体育馆、县游泳池共承接2017海盐县小学生篮球赛、浙江省青少年乒乓球积分赛等活动33场次,接待来馆活动人员7.12万人次。二是镇级文体阵地建设不断完善。武原街道综合文化站正在内部装修中;西塘桥街道综合文化站完成装修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镇(街道)游泳池建设,百步镇、通元镇、沈荡镇、于城镇游泳池完成建设工作并向社会开放;元通街道游泳池开工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户外健身路径淘汰更新器材613件,完成三年(2015-2017)户外健身路径淘汰更新目标。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17年新增2所,目前对外开放的学校达23所。三是村(社区)文体阵地建设进一步提升。配合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抓好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与使用;结合县人大视察城市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工作开展调研,武原街道百可社区、新光社区经过遴选,确定为公共文化服务重点村(社区),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队伍业务素质提升,继续推进各场馆工作人员、“两员”队伍、业余团队、志愿者团队建设等。“两员”队伍紧抓不放,2017年共开展集中培训8期,并结合“一人一艺”公益培训、“传帮带”分散提高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下发《关于调整海盐县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的10项工作职责,并出台修订后的《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抽样测评指标》。与县质监部门联合出台《海盐县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服务与管理规范》,使我县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制度更加完善,先进经验得到进一步总结和固化。

  (三)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开展文化礼堂点单式服务工作。制定印发《2017年海盐县文化局(体育局)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提供展览、讲座、演出、培训、电影等7大类51项内容,供各文化礼堂按需选择。全年共提供点单服务900余次。组织开展“六送六下”活动。先后开展了2017送戏进企活动、春节期间送文化下乡活动、送文艺演出进文化礼堂活动等。全年共开展大型文化活动86次,送戏下乡、进企、入户597场,送讲座展览435次,送书下乡19.8万册,文化走亲26次。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组织开展2017海盐县元宵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海盐县剿灭劣V类水专场演出、海盐县非遗民俗类节目展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汇演等活动。积极培育村级文艺团队,共有各类村级文艺团队556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先后赴龙泉、永嘉等地开展文化走亲和考察学习活动,接待外来县市考察学习团10余次。

  三、以保护传承为己任,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一)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夯实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基础,进一步完善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做好文物保护标志碑(牌)更新维护,完成70多处文物点标志碑(牌)的新置或调整安装。组织完善仙坛庙遗址等4处新公布省级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工作。总结近年来海盐古桥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编辑出版《海盐古桥》图录。项目化推进小型文物保护工程,年内组织落实14处文物建筑修缮项目和1处古遗址远程监控项目,文物建筑维护保养趋于常态化,兑现奖补经费30多万元。

  (二)切实强化文物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文物安全分级巡查机制,配合上级部署实施文物安全专项行动,组织57家文保单位(收藏单位)开展安全状况自查排摸,对整理出的77处文物单位(点)安全隐患,督促责任单位(人)切实采取措施,积极消除文物安全隐患。推进田野文物技防设施建设,7月百步龙潭港遗址的视频监控系统顺利安装运行,至此,全县各级文保单位实现视频监控安全防护已达11处。

  (三)切实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召开第二届海盐县非遗传承人研讨会。完成第三批海盐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第六批海盐县级非遗名录申报及评选,共评出9个县级非遗名录和10名代表性传承人。新增三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与省级以上项目占比居全市第一。新增1个省级民俗文化村。开展海盐县镇级非遗名录建设工作。结合传统节日、2017“服务传承人月”、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期间组织开展非遗系列传承活动,全年共计开展活动40余次。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举办6期“浙派古琴”进校园讲座等活动。非遗书籍《乡风民俗》、《老海盐的记忆》正式出版,《千年脉动——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国戏曲声腔文化海盐腔》两部非遗书籍获评浙江省“百优”图书;微视频“海盐:在美食与民俗中体验浓浓年味”获浙江省2017年春节非遗微视频作品大赛最佳网络人气奖;积极打造《上梁有喜》等精品节目,多次登上省市级舞台,展现我县非遗项目特色。

  四、以巩固优化为目标,规范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秩序

  (一)扎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护航十九大,开展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安全大检查工作,切实把牢广电安全播出关。开展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共计销毁收缴的各类非法出版物4000余份。全面推进机关软件正版化,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全县56个单位和部门进行检查评估。牵头协调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线乱拉”治理专项行动,探索“线乱拉”长效管理机制,牵头起草《海盐县小城镇管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二)继续推动电影、新闻出版等产业发展。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做好全民阅读专家巡讲工作,切实发挥农家书屋平台作用,促进农村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组织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全年放映1260场,群众总体满意度指数、各分类指数均领跑于全市。继续推行“电影有约”活动,用于企业节庆和农户婚庆喜宴等活动的放映。新增加城市影院1家,全县5家影院总票房收入2030万元,同比增长27.7%,创历史新高。海盐大剧院实现“月月有演出”的档期平均化目标,全年共完成演出38场,观众近3万人次。

  (三)做实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围绕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内容、重点时段的监管。全年,共出动检查116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966家次,办结案件22件。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工作,共开展抽查工作24次,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48人次,文化市场经营场所240家次。着力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县9个镇(街道)均已成立(或调整)“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05个村(社区)全部纳入“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牵头协调“3•11”侵犯著作权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五部门列为督办案件和“护苗2017”典型案件,市委书记鲁俊作出批示。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落实“放管服”和“四张清单一张网”工作。文体窗口权力事项63大项79小项,100%进驻中心,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

  五、以群众体育为基石,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出台《海盐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强化公共体育供给;全年共举办2017年海盐县迎新跑活动、2017第三届中国•海盐南北湖半程马拉松赛暨全民健身跑活动、海盐县第十七届“三人制”篮球赛等17项大型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承办2017全国重阳登高大会、2017筋斗云全国航海模型公开赛暨国际邀请赛、2017年筋斗云“南北湖”杯(国际)乒乓球公开赛、2017年第三届浙江省太极拳公开赛、2017环浙江自行车公开赛等9项省级国家级赛事。开展2017年海盐县3~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工作,在全县9个镇(街道)共测试1900人;开展健康浙江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3个镇(街道)抽样测试1640人,测试结果为全县国民体质合格率91%以上。

  (二)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有新突破。全国大赛成绩斐然。我县共有10名运动员进军天津全运会决赛,这是海盐县运动员参加全运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共获得1枚个人金牌,1枚银牌,2个第五,1个第六的好成绩,创历史新高。此外,在2017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中获1个第三,全国青年女子拳击赛中获1个第五。在省锦标赛中,我县运动员共取得13枚个人金牌及1枚团体金牌。组队参加嘉兴市中小学生篮球甲乙组、举重、乒乓球等15个大项比赛,共获团体总分2个第一名,2个第二,2个第三,5个第四,进步明显。

  (三)抓好“四提升四覆盖”工程。巩固省市创强成果,澉浦镇澉东村、通元镇长山河村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步镇笼式足球场均于12月底完成建设。加强社团建设管理。2017年新增单项运动协会2个,截至目前,县体育总会下辖行业体协3个,单项运动协会20个,体育俱乐部8个。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县文化局(体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三优”海盐建设贡献力量。

  一、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不断深化制度建设。加快升级版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系统效能发挥。多措并举,做好升级改造后海盐县“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的上线运行工作,提高移动客户端使用率,引入第三方群众需求调查和满意度测评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研究。启动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研究,积极申报市级以上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对外展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新理念、新方式。着力加强文化馆总分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独立法人理事会制度建设。通过人员联训、工作联动、活动联办,不断加强总分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独立法人理事会,巩固提升文化礼堂效能。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做好县级公益性免费场馆开放工作。继续组织各文化场馆开展好各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场馆零距离,文化惠民在身边”目标。实施城市书房及自助借阅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加强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严格按照省文化厅和省质监局联合发布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加强文化站规范化建设,制定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服务标准,杜绝挪用、占用各类文化功能室,保障文化站服务常态化、精准化。加强文化站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配足配齐文化站管理人员,落实专职管理人员。促进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文化礼堂点单配送工作。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武原街道百可社区、新光社区等重点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三)提升文化惠民水平。组织开展好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举办首届海盐县市民文化艺术节,包括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张元济读书节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四大板块,集中于上半年五六月份举办,地域覆盖全县。深入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六送六下”活动,即送戏、送书、送展览、讲座、送培训、送电影,下乡、进村、到户、入企、进军营、进文化礼堂。继续引入社会力量,组织开展春节期间送演出下乡和百场文艺演出下基层活动,同时做好对演出质量监督工作。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活动。继续开展“一人一艺”公益大培训活动,设置声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培训项目,使培训项目更具针对性。继续开展“万册图书大家选”活动,开通微信借书功能,不断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涵芬讲坛”、“涵芬展览”、“涵芬沙龙”、“涵芬朗诵团”项目,进一步提升“涵芬”品牌知名度。打造和展示精品文艺作品。以我县本土特色文化基因为素材,深入发掘,创作精品节目。加强对外展示交流,让精品文艺节目成为打响我县公共文化建设的金名片。

  二、深入挖掘,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夯实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基础,依法开展文物调查、登记、申报、定级、公布等工作,切实加强未定级文物保护管理,建立完善相应的评估管理和调整退出机制。加大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文物保护事项行政审批。加大文物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执法监察与责任追究。

  (二)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结合争创国家三级博物馆工作目标和要求,加强国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国有专题类博物馆建设。继续推进古琴修复成果活化利用。

  (三)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全面铺开海盐县镇级非遗名录建设工作;开展重点项目保护、传承、研讨工作;围绕传统节日开展各种非遗活动;完成非遗系列丛书《海盐骚子》编撰工作;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

  三、加强管理,切实营造文化市场良好环境

  (一)做好新闻出版广电工作。继续围绕安全播出,做好广电行业规范工作。组织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充分发挥室内固定放映点作用。组织开展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对历年授权情况进行清理、重新授权,开展事业单位正版化试点。协调“线乱拉”专项工作,确保2018年验收考核的5个集镇顺利达标。

  (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台《海盐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意见》。发挥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牵头协调作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更畅通、高效的联合监管体系。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继续抓好3个示范点建设。继续办好“3•11”侵犯著作权案,严格按照国家版权局等五部门督办意见,确保案件顺利起诉、宣判,将该案办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

  (三)完善行政审批工作。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关联审批、证照联办机制。完善行政审批等权力事项内部审批流程。

  四、加快发展,努力迈出体育建设新步伐

  (一)积极备战省运会。以备战浙江省十六届运动会为重点,整理好参赛运动员名单,分析重点夺金运动员布局,加强与省、市带训教练的联系,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参赛省运会各项任务指标(金牌数、团体总分、运动员输送数)。

  (二)抓好全民健身工作。继续推进镇(街道)体育设施建设,做好镇(街道)游泳池建设与开放指导工作,完成13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1个笼式足球场、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市级健身广场休闲公园创建等。开展体育公益培训,重点组织广场舞、瑜伽、太极拳等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公益大培训。选择1~2个县级体育协会开展协会实体化改革试点。启动镇(街道)“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设工作,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镇(街道)1个体育总会工作站、5个以上专业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站。开展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组织篮球、乒乓球等7个项目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三)积极培育体育品牌。举办全县足球联赛、南北湖马拉松、第十八届三人制篮球赛、乡村篮球联赛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积极承办2018环浙江自行车公开赛、2018浙江省青少年俱乐部比赛等省级系列赛事。

  五、加强建设,大力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养

  (一)紧扣全县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五大主线”和“十大战役”,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久久为功、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文体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贴合度,以求突破的信心和责任心,切实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落到实处,抓一桩是一桩,干一件成一件。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组织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入党誓词。把纪律作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县委相关要求,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

  (三)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活动,把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以每周集中夜学为抓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业务强、有特色,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文体人才队伍。


信息来源: 县文化局(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