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336U/2017-00372 | 成文日期: | 2017-06-24 |
文件编号: | 盐住建函〔2017〕35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县住建局(人防办) | 有效性: |
关于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答复函
盐住建函〔2017〕35号
|
||
|
||
高永林等代表: 你们在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抓住沪乍杭铁路建设机遇打造海盐北部高铁新城”的建议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铁路建设是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也是重大民生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显著。2014年我省正式颁布了浙江铁路建设“八八计划”,其中沪乍杭铁路起自上海金山,经平湖、海盐、海宁至杭州。沪乍杭铁路的建设,将结束海盐无铁路的历史,将进一步完善全市铁路网络和长三角地区的集疏运体系,对海盐的开发建设,实施接轨上海战略,促进包括元通在内的沿线城镇乃至整个嘉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改善山水六旗项目的外部交通条件,对项目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对沪乍杭铁路以及沪甬铁路在海盐境内具体线型及设站位置,前期我局也委托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海盐县铁路与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十字交叉方案已经县里主要领导认可,即沪乍杭铁路、沪甬铁路十字交叉后在元通位置形成合站,铁路具体线型为: 一、沪乍杭铁路 线位从浦东铁路金山漕泾站引出,沿杭浦高速公路南侧向西延伸,先后跨越金山支线,A30公路、跨海大桥后,进入海盐县境内,经西塘桥街道(县开发区)、元通街道,在秦海大道与六旗大道之间生态廊道内设站,于武原街道西侧跨越杭浦高速折向西北方向,先后通过沈荡镇及百步镇,于沪杭铁路小里程段接入海宁站。 二、沪甬铁路 线路自嘉兴南站引出,经海盐县域边界从沈荡进入海盐,在元通北侧折向东南方向,跨越杭浦高速后在秦海大道与六旗大道之间生态廊道内设站,后沿武原街道和西塘桥街道间生态廊道往南跨海进入宁波。 上述方案是从我县角度提出的思路,虽然得到县里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可,但是铁道部门及省市对该方案是否认可还不确定。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向上级政府竭力争取沪乍杭、沪甬铁路十字合站方案,若能在元通设站,必将围绕元通高铁新城建设,在规划引领、组织机构、土地保障、合作渠道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一、规划引领方面 我县县域总体规划对元通街道定位为城市北部门户,主要是依托高铁站将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其功能以物流、商贸为主。若我县铁路线型及铁路站场最终能按《海盐县铁路与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成果确定在元通设站,现有规划成果主要包括县域总规、“多规合一”成果、控规等规划成果将继续在空间落实元通高铁新城的发展,引领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具体项目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项目落地能有规划依据。 二、组织机构方面 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支持推进沪乍杭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2012年10月,海盐县设立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在县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挂牌,推进铁路建设。今后,我县将继续全力做好沪乍杭铁路支持配合工作,加快推进沪乍杭铁路项目。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抓紧与省市发改委、铁办进行衔接,了解该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积极向国家发改委、浙江省政府、嘉兴市政府做好汇报,恳请就沪乍杭铁路项目推进事宜给予支持。二是主动开展对接,适时赴中铁三院衔接,了解该项目最新线路走向及车站选址方案,从而优化我县境内规划线型与场站选址。 三、土地保障方面 《海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完善版201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因当时铁路线路未定,未考虑元通街道该区块的用地空间,但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规定,如高铁站场位置确定,开发建设确需调整既有法定规划的,在充分论证可行条件下,按程序报批调整相关规划。在用地指标上,根据该文件规定,铁路建设项目配套安排的土地综合开发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经省级人民政府严格审核后,暂由国土资源部予以计划单列。 四、合作渠道方面 财政部门下一步待铁路线路走向、设站地点、设站规模等确定后将结合设站地点及周边区域情况适时启动相关基础建设及相关发展融资渠道方案的确定。 感谢你们对我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海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人防办) 2017年6月24日 (联系人:金明飞,联系电话:86570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