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00255623XD/2016-00188 成文日期: 2016-12-06
文件编号: 元街〔2016〕126号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发布机构: 元通街道 有效性:

关于印发《元通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元街〔2016〕126号

  • 发布时间: 2016-12-22 09: 56
  • 信息来源: 元通街道
  • 浏览次数:
  • 打印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现将《元通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盐县人民政府元通街道办事处

                           2016年12月6日

  

  

  

  

元通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嘉兴市镇村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海盐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着力提升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别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和生态宜居美丽镇村,现就开展元通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等原则,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执行新型城市化战略,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环境改善、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实现小城镇的完美蜕变,让污泥浊水、违法建筑、脏乱差环境等成为历史,努力把元通打造成为海盐“靓丽北大门,县城副中心”形象。

  (二)主要目标。按照嘉兴市委、市政府 “走在前列,勇当标尖”的新要求,全面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即加强规划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镇容村貌)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从2016年下半年起,以规划建成区为主要范围,兼顾周边行政村(社区),围绕 “一绿、二拆、三整、四建、五管”的工作思路和举措,逐步实现镇村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并通过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街道的小城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镇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形成“空间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镇村新形象,为最终实现我街道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一镇三区”(一镇即美食小镇,三区即江南水乡典范区、智能智造集聚区、文旅休闲宜居区)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加强三整治”和嘉兴市委“六大专项行动”等精神和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计划围绕“一绿、二拆、三整、四建、五管”思路与举措。即一绿:新增绿化3000亩;二拆:拆违和拆迁;三整: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镇容镇貌;四建:建设小镇客厅、中央公园、四纵四横、六港(路网、水系)特色街区;五管:把握一个目标,即以改善民生为主旨,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绘制一张蓝图,即通过前期充分论证,从元通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街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大要素,实施改造行动;建立一套班组,即搭建一个领导班子+规划设计、招投标、质量监督、项目督查、项目验收、审计结算六个专业职能小组的专业工作班组;制定一套流程,即规划设计、招投标、质量监督、项目督查、项目验收、审计结算等流程由各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按月设定目标任务,采取分段介入,为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完善一套机制,即制定了专家论证制、工作例会制、群众评价制、督查反馈制等制度。具体任务为:

  (一)开展规划设计引领专项行动。一是编制完善元通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根据《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的标准和技术要求,邀请国内一流或省内领先的规划编制单位,科学编制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整治规划要根据“多规合一”的要求,与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等相衔接,要体现“一镇三区”建设构思,以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镇容镇貌整治为重点,提升设施配套水平,贯穿整治全过程。二是健全镇村规划编制体系。编制完善元通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小城镇规划》、《美食小镇规划》、《旅游规划》,明确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优化空间布局,确定产业结构与发展导向。重点围绕建成区“四纵四横”框架体系具体落实方案、行动等,相应编制完善集镇工程管线规划、公园绿地规划、广告店招设置规划等专项规划。三是加强整体风貌规划管控。要充分保护和利用我街道特色资源,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地貌特点,彰显独特的布局形态、结构肌理、街巷空间、景观风貌、建筑特色、历史人文和园林景观,形成类型有别、韵味各异的风貌特色。同时要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和地方特色,体现紧凑布局的平原风貌,打造江南水乡典范的特色小镇。四是强化整治项目设计引导。要着力加强凤凰路、银燕路等小城镇主出入口的整体设计,着力提升集镇门户环境品质和对外形象。科学合理布局步行街巷、街头广场等重要街区,围绕集镇街区以绿道、蓝道、文化步道、绿色街道等串联整合各类特色空间。传承地域文化,加快推进“特色民居”规划设计落地建设。大力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积极采用整体改造、推广分离式太阳能光热技术和空气源热泵技术等方法,改造有碍景观的屋顶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装置。五是完善规划设计实施制度。建立健全带方案审批和联合会审制度。严格规划设计管理,贯彻执行“一书三证”制度,加强规划设计监督检查,健全“四到场”制度及街道联合审查执法机制。加强镇区建筑设计管理和农民建设审批管理,坚决控制点外建房。

  (二) 开展卫生乡镇创建专项行动。一是加强地面保洁。进一步完善地面保洁机制建设,落实“四体一体”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严格执行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全覆盖,进一步完善融市政养护、绿化养护和清扫保洁于一体的城乡长效保洁模式。加大重点区域元通集镇的保洁力度,全面整治主次干道、大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居住小区、公园广场、码头、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注意防止垃圾收集、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完善环卫站、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二是保持水体清洁。结合“五水共治”,强化公共水域综合整治,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加快推进元通集镇及周边区域河道(重点是元通港、东风桥港、堰斗港、后港、杨丰桥港、大丰桥港)等各类水域保洁工作,逐步恢复坑塘、河道、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推进清淤疏浚,保持水体洁净。进一步加强污水收集处理和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稳步提高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运行负荷率和出水达标率。三是争创卫生乡镇。以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标准,明确病媒生物防治、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等具体整治举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四是提升园林绿化档次。大力实施植树增绿、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行动,多植乔木和珍贵、乡土、彩色树种,做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公园绿化,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和绿化景观。加快构建开放、便民的公园绿地系统,建设一个中央公园和美食一条街,逐年增加绿化面积,三年内新增绿化面积达到3000亩。五是建设美丽镇村,突出凤起小区、新兴小区、电庄南小区、电庄北小区。加大对新市镇小区环境卫生的整治,重点突出永福荷花池、凤凰社区、青莲寺村、兴隆村的美丽乡村创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强化全领域整治,对农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三)开展“道乱占”治理专项行动。要全面整治街道集镇区域乱占道、乱设摊、乱堆放、乱建房、乱贴私设、乱吊挂、乱排放、乱抛撒、乱损公物和乱放私养等“乱”象。一是治理道乱占。取缔占道经营、堆物、违建等现象,全面整治公路桥下空间违法堆物、违法施工和违法建筑等。严禁擅自增设平交道口、敷设管线、占用或挖掘各类道路,基本消除街道“僵尸车”。严禁车辆乱停乱靠等不文明行为,规范车辆通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打通“断头路”,改善影响通行的拥堵点,增设停车设施,修补破损路,整治低洼路,做到路面整洁无杂物、排水通畅无淤积。完善护栏、路灯、交通标志等安全设施及地名标志设施,形成安全路网结构。加强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收集和处理等设施建设。二是治理摊乱摆。加强联合执法,规范经营秩序,合理设置经营疏导点,划定摊位,全面取缔违规经营、乱设摊点等行为,整治游商摊贩,积极推进引摊入市,加强摊点保洁管理,确保摊收场清、规范有序。加大集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力度,对不符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擅自设立的马路市场及市场秩序脏乱差等现象,加大整治改造力度,做到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争创星级农贸市场。三是治理房乱建。加强老旧小区提档整治,重点推动镇北区块改造,优化住宅功能布局,改善居住环境。禁止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公路建筑控制区划定前已经合法修建的不得扩建。深入开展“无违建”创建,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清理乱设废品收购、加工维修等经营站点,清理各类违建出租房和小作坊。坚决遏制和打击违法建设行为。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作,消除“赤膊墙”和“蓝色屋面”。四是治理街巷空间形象。围绕“凤凰路、戴凤路、镇中路、银燕路、镇北路”规范沿街防盗窗、遮阳檐蓬、空调室外机、卷闸门等建(构)筑物设置和门(楼)牌、广告牌匾、各种装饰、非公路标志等,保持沿街及两侧立面整洁美观。坚持做到新设防盗窗安装不出墙,有条件的地方要完善监控设施,整治已装防盗窗;沿街卷闸门的立面整洁,要与沿街建筑风格和整体街景相协调。加强小广告和乱张贴乱涂写治理,保持立面整治。治理乱排放,取缔各类私搭乱建的排水管道和小烟囱,禁止乱排污水、乱排臭气。治理乱贴私设、乱吊挂和乱损公物。清除屋顶、墙体、灯杆、树木等部位的非法广告,整修各类长期闲置、陈旧破损的公共设施,建立广告店招设施设置管理制度,结合集镇特色文化塑造,统一整治广告店招和公共设施,做到美观靓丽、彰显特色。五是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规范环卫、道路交通和镇容镇貌管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进智慧集镇建设,加快构建数字城管平台,提高街道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四)开展“车乱开“治理专项行动。围绕主要道路,加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整治车辆不按规定停放、车辆和行人不按交通信号灯规定通行、车辆逆向行驶、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车辆违反规定载人、酒后驾驶机动车、无证驾驶机动车、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骑乘摩托车不按规定戴头盔以及机动车非法运营和出租车拒载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基本杜绝燃油助力车上路行驶。整治乱停车,加强车行道与人行道的管理,合理划定路内停车区域及泊位标线,严查违规停车,实现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明显好转。

  (五)开展“线乱拉”治理专项行动。重点围绕集镇区域,针对规范户外缆线架设,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志清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着力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积极实施架空线入地改造。加强电网改造升级,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供电可靠、节能高效的供电网络。

  (六)开展“低小散”块状行业治理专项行动。深化“腾笼换鸟”,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实施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十百千万”计划,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不达标以及其他违法生产的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加强小微企业园和标准厂房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全面摸清现状行业家底,提出整治措施、工作任务及要求。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元通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和六大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推进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围绕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搞好服务工作。要根据实际统筹编制本部门参与整治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出台措施,全面全力推进。  

  (二)落实要素保障。加强资金保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资金纳入街道年度财政预算,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等,加大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对行政村(社区)环境整治工作的补助力度。加强用地保障,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必需的用地指标。

  (三)完善工作机制。街道将建立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作为考核各职能部门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工作通报交流制度,相关部门要定期上报工作进度情况,并且组织交流学习,推广工作中的有效方式、方法及成功经验。

  (四)引导民众参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积极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宣传,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环境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同时鼓励引导街道小城镇居民积极参与策划、参与行动、参与管理,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居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信息来源: 元通街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