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盐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10-16 00 : 00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海盐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经县十四届政府第二十九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盐县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海盐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

  为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海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和《海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和省委打造“两美浙江”的部署,把旅游业作为海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作为支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优先发展,以抓工业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把旅游业做成经济效益突出的朝阳产业、全面拉动三次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产业。树立科学旅游观,强化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的概念,积极适应旅游市场变化,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实现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复合型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海盐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目标任务

  海盐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优雅海盐”建设为取向,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海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围绕总体目标,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是:实施旅游业发展“519”工程,做精、做优、做特一批高品位、差异化、有内涵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留得下来,实现从一日观光游到两日体验游的转型升级。力争2015-2017三年旅游总投资额达到100亿元,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8%。

  二、今后三年的工作重点

  (一)实施旅游业发展“519”工程。“519”工程,以“5·19”中国旅游日命名,即在统筹抓好各项旅游工作的同时,集中力量建设五大旅游板块,实现一百亿元旅游投入,推进九大重点项目。

  1.建设五大旅游板块

  五大旅游板块,即根据海盐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各有侧重地建设南北湖休闲旅游区、武原文化旅游区、海盐乡村旅游区、秦山科技旅游区、杭州湾桥岛旅游区。按照“突出主题、特色发展、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强各区块旅游主题的统一策划,引导旅游项目的系统配置,完善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用三年时间,使五大旅游板块初具规模,做到主体功能突出、要素配置完善,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牵头单位:县旅委、县农办、县核应急办、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各镇<街道>)

  2.实现一百亿元旅游投入

  以五大旅游板块为载体,加大旅游产业投资力度,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后劲。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建立旅游项目库,加大旅游招商力度。今后三年,以九大项目为重点,以旅游基础配套建设为辅助,做好项目的推进、服务工作,力争完成旅游总投资额100亿元。(牵头单位:县旅委、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各镇<街道>)

  3.推进九大重点项目

  南北湖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位于南北湖休闲旅游区。坚持南北湖作为海盐旅游的龙头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核心景区征迁,加快景区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建设,加大黄沙坞围垦区项目招商力度,全面实施南北湖战略大开发,实现景区从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养生等复合业态转型升级。近期规划和在建的项目主要包括南北湖滨海生态湿地公园、石帆水镇、北木山休闲养生度假村,以及核心景区既有景点和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牵头单位:县旅投集团、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绮园景区提升扩展项目:位于武原文化旅游区。在绮园景区一期的基础上,往西实施杨家弄老街区的设计提升,向北启动丽园区块的策划开发,并加强现有景点的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景区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休闲功能。(牵头单位:县城投集团)

  ƒ五味村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位于海盐乡村旅游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北团、文溪坞、澉东、黄沙坞和紫金山五个自然村落的资源禀赋,先期以文溪坞和紫金山为重点,策划建设以亲近自然、休闲运动、亲子游乐为主打的特色旅游产品,加快乡村民宿、特色酒店的建设,配合开展鲜果采摘活动和地方土特产展销,努力打造最有文化内涵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牵头单位:县农办、县旅投集团、秦山街道、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4.三毛旅游产品系列项目:位于武原文化旅游区。围绕“三毛”主题,策划、建设一批三毛旅游产品,打响“三毛”品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三毛乐园提升、三毛农场、三毛主题社区。三毛乐园提升要突出“三毛”文化元素,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来进一步完善景区软硬件设施;三毛农场突出“农”特色,策划、包装、建设一系列适合儿童体验“农事”的项目;三毛主题社区计划选址于张乐平故居,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体味张乐平和三毛的平台。(牵头单位:县城投集团、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秦山街道)

  5.金粟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位于海盐乡村旅游区。金粟寺是江南三大古寺之一,为“浙江省有佛寺之始”。目前由社会投资,正在原址进行恢复修建,计划2017年完工。结合金粟寺的建设,配套开发禅修中心、国学培训、养老养生、特色民宿等产品,串联天宁寺、法喜寺、云岫庵、惠泉寺、禅悦寺等寺庙,形成一条有特色的宗教文化游线路。(牵头单位:县民宗局、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6.秦山核电科技馆项目:位于秦山科技旅游区。计划建设一座集展览、体验、培训、游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高科技场馆,在让游客增长和平利用核能知识的同时,了解核电及其关联产业,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以核电科技馆为核心,配套建设科技文化体验系列产品,主要面向学生群体发展夏令营等研学游产品。(牵头单位:县核应急办、秦山街道)

  7.滨海休闲城项目:位于武原文化旅游区,是浙江北部唯一的一处与县城核心区紧密相连的滨海休闲度假区域,岸线长达5公里,可用于旅游开发的核心面积约3.5平方公里,可开发滨海餐饮、宾馆、健身运动、休闲养生、文化创意等综合旅游项目。近期要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积极策划包装旅游项目,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力争三年内成功引进大项目并开工建设,成为海盐旅游新的引爆点。(牵头单位:县城投集团、武原街道)

  8.美食购物街区项目:位于武原文化旅游区。近期主要打造城北路美食购物街和青莲地方猪文博园。城北路美食购物一条街主要是对城北路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逐渐形成集餐饮、小吃、手工艺品及其它旅游商品、晚间娱乐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营造游客餐饮、购物、休闲的良好氛围。青莲地方猪文博园位于元通街道,计划建成国内第一的猪肉美食鉴赏中心和厨界精英交流中心。(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城投集团、武原街道、元通街道)

  9.滨海风情骑游线项目:位于海盐乡村旅游区。以“骑车去游玩”为主题,打造一条贯穿海盐主要景区的自行车骑游线。今后三年,先行建设贯通五味村的骑游绿道,把五味村、南北湖等热门景区串联起来,逐步形成一条杭州湾北岸独特的滨海风情骑游线。(牵头单位:县旅委、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武原街道、秦山街道、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二)大力开展旅游形象推广和品牌营销。县旅委在旅游形象推广和品牌营销方面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营销资源和渠道,积极策划和推广海盐旅游新形象,打造海盐旅游新品牌,不断提升海盐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加大形象推广力度

  注重城市整体形象宣传与旅游形象推广的结合。拍摄制作有品位、传播力强的旅游宣传片,开展旅游主题口号、形象标识和市场广告的策划推广活动。积极举办南北湖文化旅游节、海盐童玩节、美食啤酒节、八鲜采摘游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加强与沪杭苏甬等城市旅游主管部门及市场主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旅游类大专院校、旅游营销公司、旅游类专业网站及新媒体的战略合作,利用好旅交会等平台活动,不断提升海盐城市和旅游整体形象。(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旅委、县农办、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秦山街道、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2.加大品牌营销力度

  从海盐实际出发,精心提炼和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品牌旅游产品。加强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突出对重点人群的精准营销。重点加大对“乡村休闲”、“亲子研学”、“禅修养生”、“骑游登山”、“联谊交友”等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和营销力度,打造区域性旅游品牌。积极创新营销模式,下大力气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网络营销,整合线上线下力量,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多种形式的交易消费,更便捷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牵头单位:县旅委、县商务局、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秦山街道、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三)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围绕“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配套建设,提升旅游企业品质,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高海盐旅游的综合接待服务水平。

  1.旅游服务业品质提升建设

  围绕行业品质提升,加强旅游行业的指导与管理,积极引导旅游企业提升服务、做大做强。在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各个方面组织实施国家标准,积极培育旅游行业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龙头企业。积极争创省级主题文化酒店一家、四星级品质旅行社一家、三星级品质旅行社三家;推动三毛乐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在五味村打造乡村特色民宿群落。(牵头单位:县旅委、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秦山街道、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

  2.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全县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空间布局,组建海盐县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设立旅游咨询电话,在客运中心、商业街区设置咨询服务点,逐步构建起“县城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重要景区游客中心、其他景点咨询站点”的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旅游平台,进一步完善旅游官网、微信、微博功能,2015年前核心景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牵头单位:县旅委、县城投集团、县旅投集团、秦山街道)

  3.旅游交通及标识系统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新建改建通往景区的道路,打造游客满意、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城市旅游交通体系。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交通项目,开通城市旅游公交专线,打造绿道骑行线路,并在沿线配置休憩点和驿站,启动城区水上旅游交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和景区标识系统,对通往县城、南北湖景区的主要道路沿线实施洁化、绿化和美化工程,营造旅游城市氛围。(牵头单位:县旅委、县交通运输局、县交警大队、县住建局、县文体局、各旅游景区)

  4.旅游环境优化美化建设

  围绕“县域景区化”,按照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城乡环境和功能建设,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大气治理”等工作,不断改善旅游基础条件,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完善旅游安全服务规范,为游客和居民提供舒适、安全和宜居宜游的休闲旅游环境。(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县、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县旅游委员会,统筹、协调、管理和推进全县旅游业发展。各镇(街道)要建立旅游业发展组织机构,明确旅游业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强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协调指导。(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发挥城投集团、旅投集团等有关单位的旅游主体作用,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旅游意识,按照各自职责合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体制保障

  1.旅游产业一体化体制。组建旅游产业联盟,由旅游产业的上、中、下游旅游企业组成。加强产业联动,实现强强联合,促进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旅游管理一体化体制。探索建立“县级、镇(街道)”旅游管理一体化机制。出台全县旅游业发展考核办法,激发全县各主体和部门合力兴旅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齐抓共推旅游业发展的好氛围,真正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政策保障

  1.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每年1000万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县级有关部门应在资源配置、产业导向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倾斜,特别是对大型旅游项目的建设、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培育等在用地指标、融资信贷、税收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争取上级政策。对照国家、省、市有关旅游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认真筛选项目,积极搞好对接,推荐一批旅游项目申报国家、省或市重大项目,着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旅游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牵头单位: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人才保障

  1.建立旅游人才库,加快出台旅游人才奖励政策,对旅游做出贡献或表现突出的人才实施奖励,为海盐旅游品牌化、规模化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县旅委)

  2.引进一批旅游人才。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实训基地,招募和吸引旅游专业人才,缓解旅游行业人才紧缺难题。(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县旅委)

  3.培育一批旅游人才。加大现有旅游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全县逐步建立起“总经理、中层干部、基层人员”的梯队型培训体系,整体提升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县旅委)

  本计划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海盐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