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最新文件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武原街道食品安全“强网清源、打非治违”集中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9-18 00 : 00

各村、社区:

  为巩固深化近年来食品安全整顿和打击违法犯罪成果,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全街道人民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食品安全“强网清源、打非治违”集中行动要求,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集中行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大宣传、大动员、大排查、大整治、大打击”的要求,从9月初到12月底集中4个月时间,开展“三大行动”、打赢“三大战役”、执行“三个一律”。即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推进一次食品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举办一次食品法律法规宣传和打击犯罪成果展览行动。全面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战、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战和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冲刺战三个战役。在集中行动期间,严格执行三个一律:一是在专项整治期间,凡是前期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产整顿或取缔;二是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最高额度进行处罚;三是对有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此次集中行动,进一步强化我街道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实现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信息畅,推动基层责任网络有序运行,各项工作制度长效运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底线。要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的作用,凝聚社会公众热情,使企业生产经营诚信意识和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校园、餐桌及其他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形成政府主导、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新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从9月1日起到10月8日,根据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新情况,突出以下四个方面重点:一是整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以米面、蔬菜、乳制品、水产品等大宗消费食品和月饼等季节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对象,重点排查整治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添加剂和农业投入品,在饲料中添加禁用物质,在农林水产品养殖运输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行为。二是整治将回收食品作为食品生产原料行为。以月饼、卤味等生产经营企业、小作坊为重点对象,重点排查整治是否建立了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是否对回收的和销毁的食品按要求记录,是否存在使用回收食品或食品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生产食品,以及改换包装、涂改生产日期等行为。三是整治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肉及肉制品。以熟肉卤味等肉制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为重点对象,以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区域,重点排查整治无证照生产加工和销售肉制品,制售“注水肉”,使用病死、毒死、来源不明及未经检疫的禽畜肉加工肉制品,以及食品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集体食堂从未获证企业购进并销售肉制品等行为。四是整治废弃油脂回流餐桌。以辖区内收集、运输、处置餐厨废弃物的单位、个人和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食用油销售者、市场、餐饮单位、食堂为重点对象,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为重点整治区域,重点排查整治从事“地沟油”粗炼加工、存贮转运的黑窝点,以及使用餐厨废弃物、废弃油脂、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废弃物等生产、加工“食用油”和散装油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行为。

  具体实施中,做到“八个一”:一是走访排查一次。按照村、社区食品安全责任网格,加强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巡查,特别要加强对出租屋、外租库(冷库)、简易房、旧厂房等废弃或闲置场所的检查。9月13日前,全面完成对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户)的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各类风险。二是分析梳理一次。要组织对辖区内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梳理,研究对策措施,并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分析梳理情况及时通报有关监管部门和街道食安办。三是重点企业约谈一次。将食品安全隐患较多、曾经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列为本次集中行动的重点对象,由相关监管部门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四是联合执法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围绕重点整治内容,开展集中联合执法,营造强大声势,坚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五是集中移交打击一批。利用“强网清源”的契机,深挖案源,加大刑事打击力度,集中移送一批涉嫌犯罪的案件。六是集中宣传一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等新兴媒体,集中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工作成效、典型案例、诚信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报道,着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进行行业自律提醒,发放(张贴)《食品安全“九不”准则》。七是整顿治理一批突出问题。针对食品产业的主要风险点,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力求整治一项、规范一项,确保整治问题不反弹。八是建立一批长效机制。在集中行动期间,抓住影响本地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整治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一批长效机制,出台一些管理办法。

  (二)推进食品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在食品行业协助设立道德讲堂示范点,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务实、守信、向善”的共同价值观。

  (三)举办食品法律法规宣传和打击犯罪成果展览行动。通过集中和巡回展览的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公布、宣传全省统一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电话96317和《浙江省食品领域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浙财社〔2011〕290号),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战”。以秋季开学前后学校食品安全大检查为载体,大力推行校园食品可追溯制度,推行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和五常法管理模式,大力整顿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实现学校食品源头可追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和索证索票制度,强化学校食品供求多方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积极推行“五常法”管理,着力提高学校食堂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校园商店食品安全监管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监管。加强学校食堂及周围安全视频监控。借助平安校园电子视频创建平台,有序推进学校食堂电子视频监控,进一步加强食堂管理、规范操作行为,为“学生饮食放心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五)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战”。重点围绕生产销售“病死猪”、“瘦肉精”、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食品犯罪问题,坚持主动进攻、快侦快办的原则,重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迅速侦办一批案件,切实维护餐桌安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重点打击利用工业原料加工生产食品,在水产品、零售熟食、豆制品、保健食品、副食品、调味品等食品中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等犯罪行为,以及在食用油、肉类、酒类、茶叶、干货等食品领域的制假售假行为。在确保“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等食品安全犯罪不发生反弹前提下,扩大打击范畴、延伸打击触角,把打击矛头对准兽药、农药、饲料非法添加犯罪。重点打击生产、销售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饲料、农药、兽药,明知饲料、农药、兽药中含有违禁物质而使用,以及在食品中直接使用违禁物质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生猪、制售“注水肉”、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等犯罪活动。

  (六)开展“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攻坚战”。根据年初部署,从今年5月起,已经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为期8个月、分4个阶段实施的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0-12月份是整治行动的关键集中整治期和冲刺期,整个目标任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主要看这个阶段的整治成效,因此要将此作为“强网清源、打非治违”集中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清理整顿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打击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带有行业“潜规则”性质的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摧毁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切实净化我街道食品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当前和下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村、各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面负责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街道将适时开展督查。

  (二)加强协作联动。街道食安委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围绕集中行动目标和重点,加强工作衔接,及时互通整治工作情况,健全区域联动机制。

  (三)加大违法违规打击力度。街道食安委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依法从严惩处违法违规企业及有关人员,对涉嫌犯罪案件,要加强线索收集、及时移送立案,并积极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

  (四)加强基层责任网格作用。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村(社区)设协管员,做好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工作。按照强网清源工作要求,对各自辖区范围内的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认真排查。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汇总、分析、梳理和整治。对重点企业和主要监管对象,由街道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五)加强社会监督。要大力宣传和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通过媒体、发放或张贴举报电话宣传单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举报奖励政策。广泛宣传企业诚信自律公约,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形成执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群防群控社会合力。

  (六)加强督查考核。“强网清源、打非治违”集中专项行动是今年食品安全整治攻坚、重点深化和长效提升的主要平台载体,包含了今年全年食品安全各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此,各村各社区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强化排查,确保全年工作取得实效。街道集中行动开展情况将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列入年终目标考核。

  (七)规范信息报送。各村各社区专人负责集中行动期间的工作信息和数据统计报告工作,从9月3日起,在每日16时前报送当天工作信息,重大信息即时上报。同时,建立集中行动信息周报制度,每周四下午下班前,各村(社区)、各主要监管部门统一向街道食安办报送一周工作进展情况。10月8日前,各村(社区)、各主要监管部门报送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工作总结;12月30日前报送本次集中行动总结。

  

  附件:1、武原街道“强网清源、打非治违”集中专项行动情况表(略)

        2、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八个一”目标完成情况周报表(略)

                                   

                                     2013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