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长、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

盐政办发〔2013〕27号

  • 发布时间: 2013-03-07 00: 00
  • 信息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
  • 浏览次数:
  • 打印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根据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按照抓落实“指标化、项目化、具体化、责任化”的要求,现将经县十四届政府第十八次县长办公会议讨论确定的县长、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印发给你们。请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围绕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强化责任到人,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3月6日

章剑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抓好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综合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力争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力争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2.抓好招商,力推项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完善招商机制和政策,力争引进县外内资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抓好110个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产增长13%以上。推动大桥新区、中国核电城等重点平台建设。抓好二期发债,加强重大项目融资保障工作。

  3.抓好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彰显城市特色和亮点。中央公园完成人工湖开挖;市民服务中心年底前地下室封顶;海塘文化公园年底竣工开放,滨海水上乐园、渔人码头建成并对外开放,策划举办滨海风情主题活动,提升滨海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4.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秦山大道二期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杭州湾大道(开发区-武原街道)、海王公路(大曲-于城)等工程,力争启动建设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核应急道路;完善城市路网,打通中兴路,完成01省道与嘉盐线交叉口环岛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项目,何家桥项目投入使用。

  5.抓好“两退两进”“三改一拆”和城市有机更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农房拆(搬)迁920户,复垦土地1600亩,腾退低效用地1000亩。城市有机更新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块约500户房屋拆迁和11家城区企业搬迁工作,完成城市旧住宅区改造700户。推动拆迁扫尾攻坚,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全县拆除“两违”建筑12万平方米。

  6.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千亩荡饮用水源保护一期完成河道清淤0.7平方公里、种植生态防护林450亩,完成农房搬迁和蚕种场改制;建成并开放白洋河湿地二期(城北-庆丰)项目,启动建设白洋河湿地三期(庆丰-海兴)项目建设。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建立镇(街道)养殖污染治理公共服务机制,建设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加强养殖总量控制和区域控制。加快“四边三化”建设,新建城市绿道15公里,完成绿化面积1万亩。抓好美丽乡村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创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7.抓好南北湖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理顺黄沙坞围垦区开发机制,引进1-2个重大旅游开发项目;指导旅投集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力争旅游经营收入增长20%以上。

  8.抓好企业家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深化院(校)地合作,争取引进高等院校在我县创办独立校区或研究机构方面取得突破。

  9.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老年公寓三期项目等养老服务项目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服务项目。

  10.抓好惠民实事工程和各类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办理好10件惠民实事工程。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和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度、12345县长电话受理办理机制、政务微博回应处理机制建设,改进政风,优化环境。

 

黄江莺常务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着力提升有效投入。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产增长13%以上;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54项,计划投资30.5亿元;推进浙商回归工作,编制浙商回归工作三年规划,2013到位资金力争完成15亿元。

  2.严格实施项目推进及管理。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核应急道路争取列入2013年省重点工程,8月份启动征迁,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千亩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并开工建设;启动六里山水库工程前期报批工作;完成县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审批工作,争取主管网开工建设。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完善变更联审小组制,推行项目变更管理承诺制,探索出台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做好二期债发行工作,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3.全面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中央公园完成人工湖开挖;市民服务中心年底前地下室封顶;海滨公园商业街年底主体施工完成;海塘文化公园年底竣工开放,滨海水上乐园、渔人码头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策划举办滨海风情主题活动;推进场馆建设,翰林广场竣工并交付使用;开工建设盐平秋月,续建盐平春晓等安置房。

  4.不断加大城市有机更新步伐。结合退二进三,积极实施“三改一拆”,继续做好“解遗破难、集中攻坚”征迁专项行动,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抓好重点区块约500户房屋拆迁和11家城区企业搬迁工作;实施老旧小区、旧城改造,完成城市旧住宅区改造700户,积极推进原沈荡二院地块、镇东桥北堍西侧(国泰食品公司)地块改造;全县拆除“两违”建筑12万平方米。

  5.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出台物业管理相关办法,开展“星级和谐小区”、“平安小区”创建考评工作;实施县城停车收费管理扩面工作,新增停车位400个,缓解停车难;规范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和亮化工程建设,增加电子广告牌、LED广告的比率。

  6.积极推行绿色公交出行。优化完善公交网络结构,逐步提高城市公交分担率,2013年计划达到14%,新增绿色公交车辆40辆,完成公交候车亭及电子站牌建设25个,新增公交线路7条。

  7.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杭平申线航道建设工程力争6月份完成征迁并开工建设;何家桥项目投入使用;秦山大道二期公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农村公路提升工程30公里,年内基本完成,改造危桥20座;沈荡大桥、海盐至王店公路(大曲至于城段)改建工程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中兴路、盐北路(谢家路-滨海大道)和滨海大道(城北路-庆丰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杭州湾大道(开发区-武原街道)、盐北路(滨海大道-海兴路);完成01省道与嘉盐线交叉口环岛整治工程。

  8.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程。把新就业人员和新居民群体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推进直管公有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并轨制度。2013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00套(其中公租房50套、经济适用房250套),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50户。

  9.加大城市生态建设力度。计划新建城市绿道15公里,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绍嘉高速海盐百步互通连接线3.42公里的绿化景观工程,海塘加固景观建设工程竣工,公路边绿化工作力争完成东西大道37公里;千亩荡饮用水源保护一期完成河道清淤0.7平方公里、种植生态防护林450亩,完成农房搬迁;完成供水管网建设27.7公里,城乡污水管网铺设33公里,完成13个区块、7个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及5条道路的雨水管道改造;建成并开放白洋河湿地二期(城北路-庆丰路)项目,启动建设白洋河湿地三期(庆丰路-海兴路)项目建设。

  10.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集中力量加大专项整治,提升全县市民整体素质,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孙雄伟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指导协调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强统计监测,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产值百亿以上,缩小与周边县(市、区)差距,力争总量位置前移。

  2.突出亿元以上项目、着力抓好30个工业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92.4亿,增长15%。

  3.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确保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2家、亿元美元以上项目1个;实到县外内资35亿元,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个。

  4.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经济总量和质量,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核电关联、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0%以上、在全省50家省级开发区中排名前移。

  5.继续推进工业平台、功能区建设,力争完成拆(搬)迁农房920户,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1亿元。

  6.加快推进海盐科技城建设,力争海利文化广场项目投入运营,温州大厦等5个项目完成主体结顶,科技大厦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

  7.强化金融保障,推进企业上市。全年贷款增速保持全市前列,积极引进县外银行建立机构,全年新开业1家、新引进1家;引导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抓好企业上市梯度建设,重点推进国家标准件检测中心、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股改工作,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家。

  8.抓好中国核电城建设,加快“一路”(武袁公路)、“一馆”(核电科技馆)项目推进、办好“一论坛”(首届中国核电关联产业论坛),全年新引进核电关联项目2个。

  9.围绕“六个一批”,推进退低进高工作,着力抓好泗海工业园建设,有效转移低效企业,完成腾退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

  10.深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三项指标“零增长”,确保不突破市下达控制指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节能改造,确保单位工业增加值、单位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的下降目标。

 

崔用龙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提升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重点加快推进海盐温州大厦、海盐众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迁建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2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15%,占服务业投资15%以上。研究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科技能力创新,有效推进服务业分离发展,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要素集聚。

  2.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完成外海码头吞吐量400万吨,内河1600万吨。完成路航物流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合计投资2亿元,临港物流园和杭州湾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9亿元。推进市临港物流园建设,建成浙北物流信息交易中心,推动杭州湾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浙北重要转运型区域性物流中心。

  3.有序推进港口建设。大桥新区C3C4码头投资10000万元,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外海桩基、陆域基础处理等,力争在2014年投产;C5C6码头年底前完成前期报批,力争开工建设;林龙港口二期G2G3泊位投入资金5000万元,上半年完成前期报批,下半年开工建设;杭钢物流码头力争完成省发改委项目核准。

  4.积极推进商贸流通。疏堵结合,依法完成五一市场整治;加大招商力度,完善城区商贸布局;培育壮大流通龙头企业,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5.全面完成农贸市场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农贸市场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全面完成全县18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任务,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市场2家,建立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6.引导个体经济及微小企业提升发展。严格贯彻落实“个转企”相关文件精神,做好对个体工商户的引导和服务,完成100户“个转企”工作。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助,对小微企业在融资等方面加以扶持,促进县域经济整体升级。

  7.行政审批提质提效。按照省政府“四减少”的审改目标,探索设立“综合审批窗口”,实行委托式行政审批服务。深入实施“模拟审批”、“五证联办”,建立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标准化体系,完善空间布局,全面推进行政审批绩效考核。

  8.整合提升旅游业发展。出台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绮园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标。推进海利开源等高星级酒店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深化“八鲜采摘游”,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探索核电旅游和南北湖风景区、白塔山、城市旅游、大桥新区旅游等资源的整合,探索滨海自行车绿道建设,推动滨海旅游发展。扩大市场营销,探索手机版智慧海盐旅游的功能开发,全县旅游收入增长18%。

  9.加快南北湖景区开发建设。重点推进旅游小镇、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争取10家以上影视公司落户南北湖;计划完成凤凰山及其他成熟地块招商工作,引进1-2个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理顺黄沙坞围垦区开发机制,景区旅游经营收入增长20%以上。

  10.做好信访维稳工作。重点关注经济较快发展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完善适应复杂外部环境的信访维稳体制,探索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对称的大情报体系;做好重点时段的稳控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唐晓青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做好“一园三馆”的整体提升工作,进一步发挥其在绮园文化区建设中文化功能的核心作用。加快大池海区域景观建设;完成张元济图书馆老馆和环境改造项目,积极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完成博物馆专题馆建设;进一步挖掘“三毛文化”,推进三毛品牌漫画及旅游产品开发。

  2.开展公益性文体大培训,培育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开展全县公益性文化体育大培训,全年设置声乐、舞蹈、书法、游泳、球类等培训项目不少于10个,培训数量不少于200期,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0人次。开展南北湖文化旅游节、“文化走亲”、全民读书节、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进村入企到户活动,逐步打造“美丽四季”(一月元宵、六月美丽非遗、九月活力乡村、十二月春晚)、“一镇一节”、“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等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3.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海盐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的实施,促进我县文化企业做强做大,争取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其中亿元销售企业2家,全县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组织50家企业参加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各种博览会;推进百步印刷创意园区建设,争取10家商标印刷企业入驻汉坊印刷城,进一步提高该园区在长三角地区行业内的影响力。

  4.积极推进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工程。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培育,实施文化馆干部“六个一”工程(即:研究一个课题、联系一个社区(村)、引领一个团队、创作一个精品、举办一个培训(讲座)、策划一个活动)。进一步完善文化下派员工作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做到活动常开展,才华能施展,培训辅导出成效。抓好业余文艺队伍的建设,在巩固原有团队的基础上,争取每个村(社区)有1个文艺团队,并积极培育星级团队。

  5.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保护机构,突出海盐滚灯、海盐腔、骚子歌、塘工号子等地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重点编撰出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海盐骚子》材料汇编,开展“海盐腔”和“海盐骚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6.开展“南北湖运动休闲基地”建设,打造“一县一品”自行车运动项目。做好文化体育和休闲旅游的有机融合,南北湖风景区在省级青少年户外营地的基础上,争创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为建设国家级运动休闲基地打好基础。抓好自行车运动协会建设,动员群众参加自行车健身活动。提升自行车基地的训练水平,加大自行车后备人才培育。积极引进高水平自行车赛事,不断提升我县自行车竞技成绩,打造“一县一品”自行车运动项目品牌。

  7.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基础性保护工作,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不可移动文物有保护标志牌、有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有档案记录的文物“四有”完善工作。建立文物保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分层次有计划地对重点文物建筑实施维护维修与保养工作,实施钱家祠堂恢复性维修等工程。

  8.抓好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国家级课题。建立海盐县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查阅利用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文件政策类政府信息一体化查询利用平台;利用县行政审批中心和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级组织网络,建立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远程查询利用平台,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服务阳光政务环境建设。  

  9.有序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工作。成立海盐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稳妥推进与华数公司的资源整合工作,加快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基本完成村级便民服务和“三务”平台项目,农村有线电视双向化网络覆盖用户65000户,双向化改造覆盖率达到80%以上,依托华数公司资源优势,新增互动数字电视5000户,合作宽带2500户。

  10.抓好档案馆新馆、广播电视中心迁建、青少年妇儿活动中心工程建设工作。做好档案馆新馆可研编制、进馆单位协调、具体建筑设计、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工作。做好海盐广播电视中心迁建工程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项目选址、土地征用、规划论证、方案设计等工作。抓好青少年妇儿活动中心工程建设,12月基本完成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室外配套施工。

 

胡燕萍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开展“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工作。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争取达到省定标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85%以上;加快成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城镇小学、初中小班化的比例;在编教师占核定编制的96%以上。

  2.实施农村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完成覆盖秦山街道全线的保障工程建设项目,调整现有公交线路2条,新开学生接送专线4条。完成其他镇(街道)道路勘察和线路设计工作,启动部分符合条件的线路工程建设。对过渡期内仍需保留的学生接送专用车辆(个体经营者提供)加装GPS、摄像监控等设施,并加大监管力度。

  3.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百步镇、元通街道各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90%的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标准;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和提升;县财政性教育经费中预算内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占7%以上,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元(县、镇各50%);完成每年招聘20名农村幼儿园公办幼儿教师任务。

  4.做好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工作。推动深化院(校)地合作,争取引进1家高等院校分支机构。提升元济高级中学等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推进院校自主招生工作的开展。

  5.实施城乡居民健康小屋建设工程。为规范开展城乡居民预防慢病及规范管理,在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3个健康检测小屋,配备人体脂肪成分、心肺功能等相关健康检测设备,为城乡居民提供智能化的预防保健性体检,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管理能力,从而确保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深入开展。

  6.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分配机制。健全医药卫生监管体制,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着力解决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中暴露出来的结构性和机制性的矛盾和问题。

  7.抓好县中医院搬迁改造和县口腔医院迁建工程建设。对原人民医院进行置换与改造,力争到2013年底完成县中医院搬迁改造工程。县口腔医院迁建工程项目力争201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8.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针对我县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存在的设备投入重复、检测业务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组建一个综合性的食品质量检验机构。将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县政府对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考核,加大创建活动宣传力度,落实各项创建工作措施,确保实现创建工作目标。

  9.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和完善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出生信息共享制度,凭证终止妊娠制度,健全B超使用管理、孕情随访工作,保持打击“两非”高压态势。年度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103-107)。

  10.出版发行《海盐县志(1986~2005)》。认真做好《海盐县志(1986~2005)》编纂工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一季度完成终审稿修改,二季度进入出版程序。

 

郭腾辉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工建设5个集体经济重点扶持项目,其他“五型”经济项目开展建设10个以上;完成“1+X”村庄布点规划优化工作,实施农房改造集聚1500户,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0000亩、宅基地复垦1600亩。

  2.抓好“美丽乡村·乐活海盐 ”建设。坚持典型带动与线面拓展并举,完成首批重要节点、廊道等93个项目及13个重点村(社区)建设任务,筹划启动第二批项目建设,创建3个美丽乡村先进镇,力争创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3.抓好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39”绿化行动,计划投入建设资金3亿元,完成绿化面积1万亩,重点推进何家桥航道绿化、千亩荡饮用水源生态防护林、杭浦高速海盐段两侧绿化建设等,争创省森林村庄2个、市级绿化示范村3个。

  4.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减量提质转型升级,全县生猪养殖存量同比下降4.7%,从49.1万头下降至46.91万头;建立以镇(街道)为单位的养殖污染治理公共服务机制,完成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工程建设;健全农业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对生猪、甲鱼等养殖户排污进行限期整治。

  5.抓好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实现农业增加值21.4亿元,增长3%,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07万亩、2个千亩以上示范区;推进1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9个县级农业精品园创建,新增投资7000万元以上,力争通过2个省级农业园区、5个县级精品园验收。完成蚕种场改制。

  6.抓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培育。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县级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3家,全县农业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以上;完成农业实际利用内外资2.3亿,内外资注册资本9600万元,农业生产性投入3.6亿。

  7.抓好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358亩,其中低压输水灌溉9734亩,喷微灌10624亩;整治圩区5.95万亩;完成里洪塘大麻泾及茶院段河道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完成长山段641米标准海塘加固工程。

  8.抓好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编制完成《海盐县水系规划》,明确水域占补方案,提升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全面实施白洋河(一)、西塘桥街道、秦山街道、澉浦镇四个项目区建设,整治河道119.69 公里,新建生态护岸77.23公里,植被护坡46公里,水系沟通6.68公里。

  9.抓好土地要素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总量1000亩以上,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000亩,消化转而未供土地较2012年底基数下降600亩,盘活存量土地700亩,现状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90%以上,前三年开工率达到90%以上。

  10.抓好耕地保护。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省级验收项目2个,大力推进14个,新立项4个,垦造耕地面积不低于2400亩,新增耕地标准农田化率70%以上;全面实行“两网化”管理,有效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高海华副县长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坚持人才强县战略,积极推进高质量就业。全年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项目7个,培养引进人才2900人,高技能人才培养1500人,创业骨干培训260人;新增城镇就业6600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0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97%以上,全县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分别净增6500人、6000人、5600人、4000人和3000人。

  3.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老年公寓三期项目建设,按规划实施风景区养老院、于城镇敬老院新建项目和澉浦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新(扩)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服务项目。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重特大疾病救助政策,创建全国重特大疾病救助示范单位,力争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达11元。加强村级慈善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开展第三届“海盐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启动海盐公墓建设和以新殡仪馆为核心的殡葬文化区建设,积极争创“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

  5. 以“生态环境建设年”为载体,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改善水、空气、土壤等环境的质量。抓好生态及绿色系列创建,重点指导5个申报国家级生态镇的创建,确保通过省、市预验收,争取获得环保部命名。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成交接断面长山河大桥、新坟桥水质自动站的建设,开展PM2.5、臭氧等大气复合污染立体项目的监测。规划并启动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建设。

  6. 严格项目准入,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实施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推进热电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做好7家国控企业在治污设施运行中的中控系统安装,完成7个减排工程项目。实施县城禁燃区管理,年底前拆除现有高污染燃料设施。新增生活污水入网量6000吨/日以上。

  7. 完善“河长制”治水工作制度,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区域内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合格,劣Ⅴ类断面不高于14.3%,Ⅳ类及以上断面占比不低于42.9%。

  8.争取依法配建人防工程新建1万平方米,竣工1万平方米。积极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年内力争启动一个较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建设项目。

  9. 开展残疾人“安居宜居”行动,为15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生存环境改造。为全县持证残疾人办理爱心公交卡,实现全县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辆。

  10.认真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化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宗教活动场所工程建设。


信息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