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12-02-14 00:00
  • 信息来源:大会宣传组
  • 浏览次数:
  • 打印

2012年2月14日在海盐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海盐县代县长  章  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2007年县十三届政府组成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海盐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城三地”建设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齐心协力,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县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转型发展,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五年来,我们坚持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经济发展基础日益巩固,后劲日渐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51亿元,其中县内517.76亿元,是前五年的2.5倍。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7.29万元,其中县内203.3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32.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8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9.9%和2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2%。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部署开展工业经济发展“十百千”行动,启动实施“415”工程和“三大倍增”计划,加快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发展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核电关联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吉安纸业、青莲食品、海利普电子等一批大型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不含核电)295.27亿元,是前五年的2.1倍;海重重工、辽机核材等一批核电关联产业项目相继建设,27家企业入围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名录。2011年,县内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95.7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7%;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006年的36家增加到2011年的108家,其中超10亿元6家。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1.45亿美元,实到外资5.53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122.43亿元,进出口总额68.75亿美元,分别是前五年的2.28倍、2.22倍、2.32倍和2.7倍。加大平台建设力度,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完成黄沙坞治江围垦和港区东段围涂工程,围垦造地3.6万亩。加快大桥新区、中国核电城重点平台建设,百步新区、武原新区等工业园区初具雏形,累计完成各类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5.18亿元,是前五年的3.14倍。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启动建设创新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业;建成标准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智能仪器仪表公共测试平台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县内亿元以上企业实现研发中心全覆盖,累计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4家,连续六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累计专利授权2678件,其中发明专利95件;参与主导或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66项、行业标准10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2件、省著名商标9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启动建设县人才公寓,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力度,已拥有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创新团队1个。201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不含核电)达到2.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商贸日益繁荣,基本建成绮园文化区文商旅综合体,世纪联华超市、大润发超市、杭州湾国际酒店等一批商贸体相继运营;港口物流业发展初露端倪,海盐港区首个万吨级C1C2海运码头全面完工,钱塘港口物流、林龙海运码头投产运行,何家桥线内河航道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稳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施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启动建设凤凰、湖山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8万亩,三次获得省级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统筹协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海盐县域总体规划》、《海盐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滨海新城发展概念规划》等编制。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进一步拓宽延伸城市路网,新建海盐大剧院、绮园文化区、海滨公园、白洋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启动建设海盐客运中心,城市面貌大幅改观,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入83.65亿元,是前五年的3.4倍,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建成区面积扩大到目前的46平方公里。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力度,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累计达37.9亿元,是前五年的3.2倍。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完成“1+X”村镇布点规划,启动16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市率先建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累计完成农房搬迁集聚1.4万余户,土地复垦3451亩,新增土地流转7.5万亩。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河道整治1027.6公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成功列入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加快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建设,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海盐大道相继通车,嘉于硖航道(海盐段)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28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80座。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公交国有化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完成城乡水务体制改革,新建三地水厂,全面禁采地下水,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放权有偿分配和交易,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积极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先后建成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7个。加强绿化建设,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91万亩。开展“五大联创”活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生态县,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复评。圆满完成援助青川县大坝乡灾后重建工作。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我们始终关注群众利益,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努力使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坚持每年实施一批惠民实事工程,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累计达到53.5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5.4%,人均民生支出位居全市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90元,农村居民纯收入16788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69.4%和81.7%。教育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职成教二期、第二高级中学、百步中学、滨海中学等一批项目顺利完成,累计完成投入4.5亿元,是前五年的2.5倍。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组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设立商贸、理工两所职业中等学校,高考升学率位居全市前列。完善城乡文化公共设施,累计完成投入近10亿元,张元济图书馆扩建、张乐平纪念馆和县游泳中心迁建、县博物馆新建、县体育馆改造等项目全面完工,新建、改建7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施文化员下派制度,海盐文化艺术节、南北湖文化旅游节、农民文化体育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作,数字化率达96%。稳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大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力度,新成立县口腔医院。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迁建、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全县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与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三合一实时结报,全县农民年均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发放补偿资金2.26亿元。启动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建成县老年公寓二期,80%以上的镇级养老院实现改造提升。县殡仪馆迁建工程基本完工。全面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统计、档案、史志、工会、通信、邮政、气象、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其他社会事业呈现新面貌。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和谐发展,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五年来,我们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化社会管理服务,努力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力度,五年净增就业岗位3.1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下。巩固社会保险“五费合征”成果,及时调整养老保险政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2万。积极拓宽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强化住房保障,五年新建安置小区12个,面积160万平方米(11510套),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006套,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321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45户。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建立教育助学、大病救助、住房解困、灾害救助、法律援助等多项机制;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获得省首批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称号。扎实推进“平安海盐”建设,连续六年获得省平安县称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畅通“12345”县长电话。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获得省级平安畅通县称号。深化新居民服务管理,实施居住证制度改革。重视社区、社团、社工建设管理,建立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85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33个城市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被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依法行政,执政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不断改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设立四个街道。创新国有公司管理体制,先后组建城投、水务、旅投、交投等国有集团公司。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成功发行10亿元国有公司企业债。引进3家商业银行,新增信贷投放实现翻番。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通报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实行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度,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全面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归并,实行“两集中、两到位”。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获得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县称号。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结果运用,强化行政监察,推进政府机关廉政建设。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海盐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真诚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在盐省部属单位和驻盐部队、武警官兵,向核电系统各单位,向全县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海盐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有着深切的体会:

一是必须有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五年来,我们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海洋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机遇,通过新一轮的大征迁、大投入、大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的新突破,走出了一条立足海盐优势和特色,符合海盐实际的发展道路。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加体会到,只有紧跟发展形势,善于把握机遇,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敏锐清晰的工作思路、创新破难的决心勇气,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必须有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的思路方法。五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海盐实际出发,提出了“415”工程等一系列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举措,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加体会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并进,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同推进,坚持内源发展和开放带动并举,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必须有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五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牢牢把握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和关键,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营造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融洽谋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了和衷共济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加体会到,只有不断强化执行的主动性、坚定性和坚韧性,坚持团结干事、齐心成事、和谐共事,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四是必须有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的切实举措。五年来,我们倍加关注改进社会管理服务、倍加关注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倍加关注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福利,倾听民声、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加体会到,只有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相统一,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成绩值得肯定,头脑务必清醒。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仍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转型升级需进一步加快;破解要素制约的有效方法还不够多,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需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基层基础需进一步夯实;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保持清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海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海盐加速崛起、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根据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加快建设杭州湾临港型新兴产业基地、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休闲胜地、长三角开放型创业和谐福地,更加注重发展转型,更加注重发展保障,更加注重发展惠民,大力推进滨海开发建设,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海盐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民幸福感,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建议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1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核电)年均增长1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不含核电)年均增长1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不含核电)年均提高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建设杭州湾临港型新兴产业基地,加快滨海开发,夯实发展基础,力争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实施滨海开发战略,完善滨海产业布局规划,加大基础平台投入力度,加快形成以滨海城市经济为龙头,大桥新区临港产业、中国核电城核电关联产业、南北湖风景区滨海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滨海产业带,推动海洋经济集群化发展。加快镇级工业园区平台建设,科学定位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导向,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滨海与腹地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高效农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415”工程和“三大倍增”计划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临港工业、核电关联、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业、电子电器等产业主攻方向,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实施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力争到2016年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6家,超50亿元6家,超百亿元3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到“十二五”末,全县新兴产业产值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积极倡导亩产论英雄,提升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提升至45万元以上,亩均利税贡献20万元以上,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0.72吨标煤以下。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健全服务业推进机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加快临港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新建万吨级泊位8个,500吨级海河联运内河泊位40个,实施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提升港区货物吞吐能力;加快中国核电城建设,培育发展技术研发、运行维护、教育培训、建筑安装等核电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到2015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0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0个,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50个以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汛防台体系,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完成21.03万亩圩区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科技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施人才强县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建设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休闲胜地,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美丽乡村,力争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彰显滨海水乡城市“海韵江南、生态宜居”的特色。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以滨海新城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推动“一城两区”、“四组团”特色化协同发展,基本完成中央公园、城市展示馆、历史档案馆、市民服务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广电传媒中心(简称“一园二馆三中心”) 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征迁和土地收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完成老旧小区截污工程;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完善县城商业布点规划,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繁荣城市经济。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南北湖保护与开发,推进景区向休闲度假转型;提升绮园文化区品位,创建AAAA景区,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新市镇与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拓展;积极推进土地整村整组流转,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聚,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深化“清洁家园”活动,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开展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三)围绕建设长三角开放型创业和谐福地,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民生福祉,力争在提升人民幸福感上取得新成效

大力实施与沪杭甬同城战略,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化进出口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大项目招商,积极发展回归经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健全经济社会运行监测,深化行政审批、公共财政等领域的改革。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消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金融、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制。加快实施《海盐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位居省内同类县市前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资源配置合理、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以上,打造“健康海盐”。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和促进就业;深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稳定城乡居民参保率,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加速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城乡住房保障,完善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夯实社会管理法治基础。深化“平安海盐”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国防动员,提高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

三、2012年政府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和制约性因素较多,但总体上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深入实施,沪杭高铁、嘉绍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设,我县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为我县发挥滨海优势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县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文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为我县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底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重投入、兴实体”,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所有这些将进一步坚定我们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核电)增长1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不含核电)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2%,其中自营出口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不含核电)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工作将  突出滨海城市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两大战略任务,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扩大有效投入;以招商选资和“两退两进”为手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关键,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加大有效投入,切实增强实体经济活力 

以开展“有效投入攻坚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努力破解要素制约,全力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项目推进新机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楞港路地块保障房工程等50个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力争县内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切实抓好项目供地、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等重点环节,努力破解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建设用地、审批核准、资金配套、能源、环境容量等突出问题,重点推进海重重工年产200台(套)超大起重机、协和首信年产200万吨薄钢板、海利环保年产15万吨再生聚酯纤维等等3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工业生产性投入80亿元。扎实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凯华仓储等30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服务业投入22亿元。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粮食增产、农综开发、农业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农业生产性投入3.6亿元。

进一步夯实发展平台。按照“生态、特色、创新、集聚”要求,统筹抓好以滨海新城开发建设为中心,以大桥新区、中国核电城、南北湖风景区为阵地的“两城两区”重点平台建设,实现滨海城市经济、临港产业、核电关联产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创新科技园为龙头的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招商引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科技研发产业,开工建设AOCII智慧谷、温州商会等6个总部及研发大楼。高度重视镇级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加快征地拆迁,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园区形象和品位,力争各类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1.2亿元。积极探索推动产业承接转移的合作试点园区建设。

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围绕海盐优势产业和产业发展导向,依托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关注央企投资趋向,加大与央企的对接力度,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向全方位纵深发展。支持在外浙商回归创业,发挥在外浙江籍人士在信息、资金、人脉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引导其把先进技术、知名品牌以及新兴产业项目投向有助于转型升级的实体经济。积极拓展境外重点引资市场,鼓励和吸引国际大公司来盐设立区域或功能总部。全年争取引进1-2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力争合同利用外资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31亿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公平贸易预警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外贸出口核心竞争力,保持全年进出口总额平稳增长。继续做好“山海协作”和援疆等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努力缓解要素制约。加强金融服务,推进科技与金融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三农”的支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贷款增长18%。加强银企对接和银政合作,支持金融企业在海盐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大推进力度,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600亩以上;积极探索建立土地退出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园区闲置厂房、仓库清理力度,鼓励工业企业“零地技改”,挖掘和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以上。强化智力保障,加大各重点行业紧缺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民间资本和智力团队对接平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1家。

(二)致力于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开展“转型升级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具有海盐特色的产业体系。

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完善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政策,重点加大对“两退两进”、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低耗高效发展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415”工程,重点抓好省级核电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紧固件产业示范基地和航空航天标准件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倍增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扩大产能、提高层次,力争全县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超10亿元1家,超30亿元2家,超50亿元1家;500万元以上税收工业企业增至40家以上,其中千万税收以上增至20家以上。深入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核电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电子商务和楼宇经济等新兴业态;启动汽车商贸城和颐高数码城建设,进一步繁荣城市商贸服务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凤凰、湖山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罗氏沼虾等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建成粮食功能区2.3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家,培育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新建县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继续加大整村整组土地流转力度,新增土地流转1.3万亩以上,其中50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9000亩以上。

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按照“港产联动、港城联动、海河联动、海陆联动”的思路,以新兴产业培育为导向,以大项目引进为抓手,加快推进海盐港区海河联运基地等21个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滨海地区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依托我县港口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积极培育发展以核电关联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充分发挥大桥新区港口码头与工业联动的组合优势,扎实推进海盐港区C3C4万吨级码头、杭平申线航道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型物流企业,加快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实施南北湖林相改造、徒步道路建设等环境提升工程,争创绮园文化商贸旅游AAAA景区。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培育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7家,新增各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着力提升标准件等创新服务平台运行水平。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联动推进专利、标准化和品牌战略,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积极引导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全年申请专利95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10%,力争创建各级各类名牌产品不少于6个,市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新增标准创新型企业3家。继续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企业家开展高层次培训,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振信心,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跨越发展。

(三)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彰显滨海城市特色

以开展“城市特色营造年”活动为载体,将“滨海、水乡、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融入滨海新城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塑造具有海盐特色的城市风光。

提升城市功能。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海中等城市目标,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文化培育衔接,重视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和保护,重点深化3平方公里滨海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启动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开工建设白洋河湿地公园二期项目,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继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开工建设城东路(海兴路—城东六路)、海丰东路(新桥北路—滨海大道)等8条城市道路,完成滨海大道(海兴东路—桑德兰路)、盐北路(谢家路—滨海大道)、枣园东路延伸段(谢家路—滨海大道段)等10条续建道路。进一步完善拆迁政策,加快“城中村”征迁改造,完成中兴路城西区块等4个地块拆迁任务。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7.1万平方米、续建87.49万平方米、建成41.99万平方米。继续推进“五大联创”,抓好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和长效化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制定出台行动计划。加强新市镇经营,完善市镇功能配套,积极推进二三产项目开发,做大做强新市镇。加强农村新社区管理,提高小区建设品位和质量。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活动,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抓好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完成2个镇(街道)、2个村扩面提升任务;深入开展以畜禽养殖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鼓励养殖散户退养,建成首个牧业小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扶持政策、经营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核应急道路体系建设,完成秦山大道二期改造工程,启动建设核电大道,做好海盐港区黄家堰至嘉绍高速疏港公路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内河航道改造,开工建设杭平申线海塘支线航道改造工程,完成何家桥航道改造和黄湾线7.9公里护岸工程。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大公交设施建设力度,新增公交线路4条、公交里程100公里,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千亩荡平原水库建设;完成水站供水管网技改工程,铺设给水管道7.16公里;继续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铺设一级管网5.72公里,二级管网15.73公里。大力推进以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排配套渠系,完成高效节水灌溉2.18万亩。强化中小河流治理和海塘配套加固,完成里洪塘大麻泾段、茶院段治理工程,新建堤防15公里,实施625米长山段标准海塘加固工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等限期淘汰制度。建立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机制,制定完善鼓励污染减排的激励政策。积极推进“退低进高”,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淘汰单位土地产出少、贡献低、能耗大、占地多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倒逼机制和补偿机制。严格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污染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城乡绿网建设,全年新增绿化造林1万亩,建设生态绿道50公里。加快构筑生态文化体系,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和环保自觉。

(四)致力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落实发展惠民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办好社会各项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促使改革发展成果为城乡居民共享。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城乡教育共同体管理模式,深化城乡骨干教师交流培养机制,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再优化工程,重点推进元济高级中学改扩建、向阳小学迁建、滨海小学新建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形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学校食品、交通安全与卫生防疫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和发展“大气如海·淳朴似盐”的海盐精神,积极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县城。进一步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全面建成绮园文化区,推进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电影下乡,积极探索网络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网上文化超市等数字化配送模式。充分利用海盐大剧院、绮园大舞台等公益性演出平台,辐射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对“滚灯”、“骚子歌”、“海盐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与利用。举办好南北湖文化旅游节。高度重视新闻事业发展,着力提升有线电视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快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建设。认真做好第二轮县志修编全国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创建省体育强县。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强县,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县域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高度重视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全面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继续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实施中医院搬迁改造、口腔医院建设、秦山和百步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程,澉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加强重大传染病、职业病防控,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推进新居民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致力于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强化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就业、保险、福利、救助、慈善事业五位一体的大社保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多方位开展对外劳务交流,新增就业岗位6500个。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进全民社保和普惠共享,继续深化“五费合征”,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即征即保。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就医、就学、住房等问题。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继续抓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全面完成全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工作。加快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县殡仪馆迁建并投入使用。高度重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开展“十大小康·阳光助残”行动,加快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青少年妇儿活动中心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培育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着力提升社区、社团和社工工作水平,创建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县。完善居住证制度改革,提升新居民服务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格局,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化、调解基层化。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抓好工矿企业、建筑工程、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重视防御气象灾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驻盐部队建设,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尽力办好惠民实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今年政府将着力办好学生放心餐、城乡居民健康信息化、群众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房建设、县城老旧住宅小区截污及雨水管网改造、圩区建设、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城乡道路畅通工程等十个方面的实事。(详见附件三)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和今后五年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不断提升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组织实施县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水平。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切实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府信息公开程序,畅通县长电话、机关效能监察投诉等渠道,充分运用现代化数字网络与通信技术,建立双向互动沟通机制,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坚持亲民理政,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切实履行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以开展“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政企联动力度,紧紧围绕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重点要素保障,开展精细化服务,切实解决好影响企业运行的各类难题,提升县级机关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推行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全程服务代理制,强化政务督查、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切实提高服务效率。更加注重倾听民声,尊重民意,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确保政府工作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意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

坚持务实勤政,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浮夸之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讲真话,办实事,真心诚意帮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政府权威,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自觉维护政府诚信形象,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向社会作出的承诺,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公务人员必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对看准的事、决策定下来的事,千方百计克难攻坚,坚定不移抓出成效。坚持效率第一,立足于实干、快干、创新干,不遗余力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和科技相结合的预防腐败新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加强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行为。加快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着力规范非税收入,建立健全“全口径”预算体系,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推进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强化国有资产和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深化公务消费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批评。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催人奋进,科学发展重任在肩。海盐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海盐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创业创新,不懈进取,为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建设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

一、《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文字注释

1.工业经济发展“十百千”行动:即为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从2007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培育建立起10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00家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

2.“415”工程:即提升发展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药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五大新支柱产业(临港工业、核电关联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电子电器业)。

3.“三大倍增”计划:即从201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实现新兴产业倍增、大企业倍增、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

4.总部经济:即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5.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土地流转推进工程。

6.“五大联创”:即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县。

7.基本药物制度:即国家选出一些常用药物,然后由政府机关对这些药物的生产进行招标,并建立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零利润销售,同时对这些常用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非常用药物。

8.“五费合征”:即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五项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缴。

9.“十小”行业:即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药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小音像店(包括网吧)、小美容美发店、小客运、小液化气供应点。

10.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即行政许可事项向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发展中心集中,许可事项职能到位、授权到位。

11.“一城两区”、“四组团”:“一城两区”即滨海新城、城北创新总部经济区、城南生态宜居区;“四组团”即武原新区、开发区(大桥新区)、秦山中国核电城、元通物流商贸区。

12.“两退两进”:即“退低进高”和“退二进三”,是当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空间的有效举措。

13.海洋经济:即为开发海洋资源或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

14.“全口径”预算体系:即对全部政府性收支,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

二、2011年政府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情况

  1

继续实施就业援助工程

  举办春风行动暨创业项目展示会和镇(街道)创业项目巡回展;建立县、镇(街道)两级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全面启动创业型镇(街道)创建工作;培育创业基地13个、创业项目70个;开展创业培训1131人,其中骨干培训615名;新增就业6887人。

  2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1年2月15日起,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成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3

加强城乡居民住房保障

  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1999套,其中经济适用房677套、廉租房150套、公共租赁房304套、限价商品房448套、城市旧住宅区改造420户;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62户,新配售经济适用房543套;完成5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

  4

继续对县城部分老住宅楼院进行改造

  完成5万平方米老住宅楼院整治,受益居民420户。

  5

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制定实施《海盐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发区、通元、齐家、武原4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省二级幼儿园验收,完成百步镇中心幼儿园(民办)资产清算,教育局属三所幼儿园招生人数满足预约登记数,公开招聘20名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公办教师,百步镇、元通街道各新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镇(街道)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400元。

  6

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新建3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10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完成武原、沈荡、于城、澉浦等镇级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县老年活动中心已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

  7

加快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海盐县县域污水总体规划》和城区老住宅小区截污工程概算审查,铺设污水二级管线9.53公里。

  8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基本完成芝麻港闸、高福桥港闸2座控制闸建设,铺设水厂外排污水管3公里;开展保护区内5个承包组搬迁宣传发动工作,同意意向达60%以上,完成安置点公寓房土建招标,即将开工建设。

  9

 实施县城畅通工程

  完成中兴路(河滨西路-朝阳西路)施工图设计及武通路、富新路施工监理招标;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532个;优化交通组织,对朝阳路、海滨路实行单循环通行,秀水路、长潭东路、绮园路实行单向限时通行。

  10

 健全人民调解机制

  全县80%村(社区)调解室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专业调解员1087人,聘请镇、村“老娘舅”与“和谐阿姨”172人,建立调解信息员队伍7453人,组建调解志愿者队伍425人。

三、2012年政府实事项目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1

  学生放心餐工程

  完成改造和新建6所学校食堂,开工建设4所学校食堂;60%以上的学校食堂推广实施“五常法”管理,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加强科学管理,加大财政补助力度,降低饭菜成本,提高学生餐质量;向2200名学生提供营养券,向500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爱心午餐。

  2

 城乡居民健康信息化工程

  建立全体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实行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构建全县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对所有居民健康信息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合作医疗异地结报、基本药物、综合管理五大业务应用系统。

  3

群众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工程

  加大挖掘整合县城各社区各类文体资源及要素(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在有关社区布局戏剧、棋类、排舞、书画、古玩及文艺沙龙等以市民自发性为主的文体活动场所,为各类民间文体活动创造和提供相对固定方便的场所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体生活。

  4

  居家养老服务工程

  新建4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12个普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80周岁以上身边无子女的高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县老年公寓服务功能,建设县老年活动中心。

  5

  保障房安居工程

  推进楞港路东区936套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677套、公共租赁房及廉租房259套)建设,新开工建设楞港路西区400套经济适用房。

  6

县城老旧住宅小区截污及雨水管网改造工程

  完成环城南路北侧二二公司小区、中医院东侧等12个老旧住宅小区截污工程,新建、改造长平路、长潭路等3条道路1030米雨水管道。

  7

  圩区建设工程

  开工建设武原街道、秦山街道城南圩区,于城镇于北圩区,元通街道兴隆村圩区,沈荡镇五圣圩区等4个圩区工程,受益面积5.95万亩。

  8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完成金星村、双桥村、东港村等12个村河道整治任务,疏浚河道不少于100公里。

  9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

  铺设给水管道74.56公里,范围涉及南北湖村、百联村、白漾村等10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18万。

  10

    城乡道路畅通工程

  完成城北路、新桥路等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2.79公里,完成2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

本文有删减



信息来源: 大会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