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735253025H/2011-00292 | 成文日期: | 2011-10-21 |
文件编号: | 盐发改〔2011〕276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县发改局县水利局 | 有效性: |
关于印发《海盐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盐发改〔2011〕276号
|
||
|
||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海盐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列入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目录的专项规划,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要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海盐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我县水利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是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海盐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要求,结合海盐县实际,编制完成了《海盐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根据海盐县“十二五”水利发展形势和要求,以防洪防台排涝减灾、水资源保护利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文事业建设、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强化水利设施管理能力,发挥水利设施效益能力,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着力改善水环境,保障水资源,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对海盐县的水利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是我县“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十二五”规划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我县水利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水利工作有关要求,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防洪减灾和改善水环境为重点,扎实开展水利基本建设,防汛抗旱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水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水法制建设和节水型社会稳步推进、行业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县水利总投入为15亿元,完成规划投资的85%;在工程建设方面,规划项目87%以上开工建设;在水利管理方面,各项改革和管理措施顺利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全面推动了我县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县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御潮、抗旱等功能为一体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但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防洪、防台、除涝能力有待提高、水资源保护存在一定难度、水环境污染形势仍严峻、水文基础建设不完善等。 (三)“十二五”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新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使水利的发展面临的新的形势。 一是提出新战略定位上升至“国家安全”。二是提出水利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三是提出水利投入10年将投4万亿。四是提出执行 “三条红线”控制。五是提出水价改革。 二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开发保护并行”的水利建设方针。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科学、民主、依法行政为基础,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节约保护与开发配置并重的原则;坚持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 (三)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是水利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逐步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统筹城市与农村、建设与管理、长远与当前、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强化水利设施管理能力,发挥水利设施效益能力,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着力改善水环境,保障水资源,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四)发展目标 根据海盐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当前水利形势,以构建防洪安全体系、水资源安全保障和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为主要任务,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可持续发展关系。 1.防洪防台排涝目标 完善配套海塘建筑物;升级改造防汛指挥系统;逐步建立全社会的防洪防汛排涝管理体系;完善防洪工程,使其实现良性维护和安全运行;加大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成高标准防洪排涝体系。 2.水资源保护利用目标 保证现有水域面积率,加强水域管理,在确保水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坚持占补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域资源,使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治污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生态治理,以深度净化处理为应急措施,以本地河网作为主要供水水源。同时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强化节水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根据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要求。 3.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 建立河道轮疏机制,加强河道长效保洁管理,进一步优化水网系统,增强河道综合功能,改善水环境质量,基本恢复河道原有生态功能、调蓄功能和行洪功能;深化河道综合治理建设,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使水环境状况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县建设要求相适应,基本恢复江南水乡自然风貌。 4.水文事业建设目标 根据海盐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水文行业的特点,围绕“技术先进、精兵高效、管理科学、全面服务”的原则。使我县水文发展紧跟国内先进水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达到站网布局合理,测报设施精良,基础工作扎实,技术水平先进,管理科学规范,投资渠道稳定,队伍素质优良的总目标。 5.行业能力目标 水利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布局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根据省、市水利发展战略,结合我县实际,水利发展总体布局是: 水安全。“强塘固房”工程深入推进,海塘防御标准不断提升,城市防洪工程不断完善,圩区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大,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水利设施同步配套完善,防汛防台体系不断健全,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推进,围垦工程积极争取,平原水库建设有序开展,中小河道治理全面推开。 水生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完善河道长效保洁管理。 水管理。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工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利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水利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任务 1.标准海塘加固加高工程 (1)海盐县长山段标准海塘加固工程 建设地点:长山段海塘位于长山闸和黄沙坞围垦标准海塘之间,该段海塘总长625米,现状情况为非标准20年一遇。 工程项目:由20年一遇加固加高至100年一遇,同时结合海盐南北湖国际影视文化创意与制作基地项目,优化海塘结构,融入绿化等景观及防护林建设,提升该地块的安全系数,改善该地块的投资环境,实现民生与效益双赢。 工程投资:工程估算投资约为2996万元。 (2)海盐县郑家埭至方家埭标准海塘加固工程 建设地点:海盐县东段围涂东隔堤至平湖交界。 工程项目:拟计划对540米海塘实施加固加高建设,由50年一遇加固加高至100年一遇。 工程投资:估算总投资500万元。 (3)海盐县郑家埭至王家埝标准海塘加固工程 建设地点:海盐县东段围涂东隔堤至王家埝中隔堤。 工程项目:拟计划对4.46公里海塘实施加固加高建设,由50年一遇加固加高至100年一遇。 工程投资:估算总投资3500万元。 2.海塘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地点:在全县地方海塘(包括秦山核电海塘,长山闸、南台头闸闸区、围垦海塘)全面实施海塘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全长35.6公里其中临潮一线海塘29.1公里,二线海塘6.5公里。 工程项目:海塘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编制海塘建设与管理规划、开展海塘工程安全鉴定、健全完善台帐、建立海塘管理信息系统、海塘确权划界、海塘维修养护、开展海塘白蚁防治、海塘日常管理等方面。 工程投资:海塘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估算为8000万元。 3.城市防洪 (1)城防一期提升工程 建设地点:武原镇城市防洪老包围圈,南至南台头干河,东至盐平塘,西北至东西大道,保护面积13.6 km2。 工程项目:结合盐平塘西路建设,完成盐平塘防洪堤生态改造工程,堤线总长5KM;增设大曲翻水站一座,作为应急备用排涝泵站及改善城区水环境。 工程投资:估算3800万元。 (2)海盐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二期西片、东片) 建设地点:武原镇城市防洪老包围圈加上城东新区和东西大道西片,南至南台头干河,东至白洋河,西北至酱园港,东北至前哨泾。保护总面积23.9 km2。 工程项目:新建盐平塘闸站枢纽;利用盐嘉塘南排工程水闸,新建水闸工程14座;建成标准生态防洪堤20公里。 工程直接投资:估算11500万元。 (3)海盐城市防洪二期南片工程 建设地点:南台头干河以南,规划核电城区块。南至中草鞋桥港,东至白洋河,北至南台头干河、武通港,西至东西大道、大麻泾。保护总面积20.5 km2。 工程项目:新建包围圈水闸工程10座;排涝泵站1座,建成标准生态防洪堤14公里 (宽20米)。 工程直接投资:估算7200万元。 4.圩区工程 建设地点:我县武原、元通、秦山、西塘桥、通元、百步、沈荡、于城四镇四街道易涝地区。 工程项目及投资:我县圩区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至2020年完成34.59万亩的建设任务,建成44个标准圩区,估算总投资9.57亿元,其中近期2011年至2015年完成21.03万亩(含城西西片圩区)圩区建设任务,建成24个标准圩区,完成投资5.7亿元;远期2016-2020年完成余下的13.56万亩圩区建设任务,建成20个标准圩区,完成投资3.87亿元。目前该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确定为建安投资的30%,另中央财政也将给予一定的补助。 5.海盐县城市防洪工程维修养护 工程项目:城市防洪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维修养护和防洪墙(堤)、管理房土建维修养护两大块。土建部分主要有:5.132公里防洪墙(堤)维护保养及闸站管理房维修。 工程投资:海盐县城市防洪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500万元,每年100万元。每年汛期结束安排养护单位进场施工,确保各设施良好运行工况。 6.防汛会商系统高清改造及维护项目 建设地点:涉及全县五镇四街道各主会场和分会场。 工程项目:对全县各镇(街道)防汛会商系统进行高清改造及日常维护,主要涉及县级主会场相关设备的更新、线路改造及内部装修,五镇四街道各分会场的音视频设备、高清会商系统终端的升级换代和电信通讯线路的带宽改造。 工程投资:项目估算投资为200万元。 7.围垦工程 建设缘由:列入浙江省滩涂围垦规划研究项目,围垦自然条件成熟,为我县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为百年一遇标准海塘长3.6km,挡潮排涝闸1座,围区配套工程为交通桥涵及水系等。工程估算总投资6亿元。 8.平原水库工程 (1)千亩荡水库工程 建设地点:千亩荡位于海盐县西北部的沈荡、于城、百步镇三镇交汇地带。 工程项目:千亩荡水库的死水位为-1.0米,死库容66.6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98.39万立方米。近期工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在库区内修建节制闸、溢流堰、堵坝等控制性建筑物,实施库外水系沟通工程。 工程投资:工程总工期10年,其中近期工程为2011-2015年,远期工程为2016-2020年。工程分为近远期工程,近期工程主要是水库工程,远期增建湿地工程。 工程估算总投资32746万元,其中近期工程动态总投资为31479万元,远期工程投资1267万元。 (2)六里山平原水库工程 建设地点:工程位于海盐县通元镇联新村六里山。 工程项目:六里山平原水库矿区占地面积约0.46平方公里。现状总库容为1000万立方米左右。规划库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经过整修,水库可以扩容至2000万立方米。 六里山平原水库主库区基本成形,局部整修扩容,其余工程内容为:进水口控制闸站、引水河道、水库水质改善及保护措施等三大部分。 工程投资:六里山平原水库工程的工程部分投资约为15172万元。资金筹措办法是:申请省级以上资金70%,其余由项目业主自筹。 (3)永安水库工程 建设地点:永安水库位于嘉兴市海盐县澉浦镇。 工程项目:工程规划新增水域面积1.22km2(1829亩),扩建后永安水库面积为2.4km2(3597亩),正常水位下蓄水量374万m3,新建护岸7763.82m,增加12.85万m2的水土涵养区。 工程投资:永安平原水库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04508.63万元,其中工程部分静态投资15307.81万元,政策处理部分静态投资89200.82万元。本工程项目业主为海盐县澉浦镇人民政府,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贷款40%(47671.93万元),其余60%(71507.90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及争取上级财政补助。 9.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工程项目: (1)海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四级管网) 主要工程建设管线总长1076Km。 (2)海盐县城乡供水二级管网一期工程 主要工程建设管线总长为139.613Km。 投资估算:海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四级管网)投资6077.25万元。海盐县城乡供水二级管网一期工程,投资7037.07万元。合计总投资为1.3114亿元。 资金筹措:本工程总投资1.3114亿元,计划采取多方集资、政府补助扶持的办法筹措资金,中央补助资金按162.5元/人进行补助,为2658.57 万元,其余由地方各级自筹10455.75万元。 10.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地点:“十二五”期间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结合“两区”建设,项目涉及五镇四街道。 工程项目: (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三年计划结合“两区”建设,实施3万亩喷微灌项目。 (2)低压输水管道工程 三年计划结合“两区”建设,实施3万亩低压输水管道项目。 工程投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亩均造价2000元,低压输水管道工程亩均造价1800元,计划整合水利、国土、农经等部门资金,三年工程计划总投资13464万元。 11.农村河道综合整治 (1)农村生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建设缘由: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主要以服务“两新”建设为重点,通过对新市镇、新社区内重点河段实施河道清淤、生态护岸修筑、绿化美化、景观建设及亲水设施等综合治理,建成具有休闲性、生态性、亲水性、安全性、美观性的滨水生态走廊,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位,打造海盐江南水乡特色新农村。 建设地点:五镇四街道农村河道 工程项目: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2个点,总投资1000万元/年。 (2)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建设地点:五镇四街道农村河道 工程项目:结合工作要求及我县实际,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不少于9个村100公里的河道(河沟、池塘)综合整治工作。 工程投资:估算投资2000万元/年。 12.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建设缘由:为切实提高我县防灾减灾能力和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河道流域治理工作,对里洪塘大麻泾段、里洪塘茶院段、古荡河场前泾段、古荡河效区段、百步亭港等河段进行治理。 建设地点:我县中小河流治理主要针对百步亭港、里港塘(大麻泾段、茶院段)、古荡河(场前泾段、效区段)三条主要河道开展流域性治理。 工程项目:海盐县里洪塘百步亭港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0.0公里,新建护岸4公里、新建堤防4公里,工程投资2950万元。海盐县里洪塘大麻泾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3.5公里,新建护岸9.3公里、新建堤防6.2公里,工程投资3000万元。海盐县里洪塘茶院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2公里,新建护岸7公里、新建堤防4公里,工程投资3000万元。海盐县古荡河场前泾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4.6公里,新建护岸8公里、新建堤防3公里,工程投资3000万元。海盐县古荡河效区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5公里,新建护岸5公里、新建堤防1公里,工程投资3000万元。上述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按现状河道面宽控制,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估算14950万元。 13.澉浦水文站建设 建设地点:澉浦水文站位于澉浦镇。 工程项目:观测站及相关仪器设备。 工程投资:项目估算投资为300万元。 (三)总投资 根据总体规划估算汇总,“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约为207175万元。详见:海盐县“十二五”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表。 四、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订规划,指导水利建设和管理 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国民经济建设规划及布局要与水资源综合规划衔接。做好重大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完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决策机制,依法规范水资源开发行为,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安排水利工程建设。 (二)拓展投资来源,稳定水利投入 政府预算内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资金要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加大对水利管理和保护的投资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水资源费、水土流失防治补偿费等规费征收力度以及民间资金的投入,拓展投资来源,增强融资能力。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三)健全水法规体系,强化依法行政 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规范水事行为,重点加强水域占用执法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水利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围绕制度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制订出台有关水利建设的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水利发展和改革。 (四)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 建立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加强水利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建立水利技术监督和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以人才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基层水利人才教育培养为基础,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 水利发展规划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和实施。要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认同程度,使规划实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在水利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不断保证规划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