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花园”:乱石古藤中那一种宁静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0-11-25 00 : 00
■我们一起寻找海盐的人文地标
■记者 王 燕
它是园林学家口中的“浙中第一”,重峦叠嶂,古木参天,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它就是海盐的绮园。绮园寓意“妆奁绮丽”,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而在海盐人口中,大家还是习惯称它为“冯家花园”。
“要寻找海盐的人文地标,一定要重磅推出‘冯家花园’。”本版“我们一起寻找海盐的人文地标”系列报道推出以后,读者们纷纷打进热线。在大家的推荐榜上,绮园荣登榜首。“信步在绮园的乱石古藤中,看承载了美丽传说和历史底蕴的一草一木。”在读者们的心中,宁静中透露出的美感是绮园的最大魅力。
暂享安逸的好去处
“想看花有花,想看树有树,有时候工作累了或者情绪烦躁时想找一个清静地,去绮园坐会儿就能享受暂时的安逸。”自小在海盐长大的徐先生是绮园的常客,空闲的时候,他喜欢去绮园喝茶观鱼,和老朋友聊天。“很喜欢这里宁静的感觉,坐上一会儿思路也清晰了。”徐先生说。【评: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找到一处清静之地,这样的惬意让人向往。】
说到绮园的景致,每位打进热线的读者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那些攀附在参天古树和假山上的古藤有碗口粗,看起来神秘又庄重,有时候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入口的那道圆形石门就像是一个桃花源的入口,进了门就能看到满眼的绿色,树绿、水绿、草绿……让人神清气爽。”“一年四季群芳争艳,尤其是夏季的荷花,美不胜收。”……光是听读者们的描述,就能感受到绮园的清新绮丽。【评: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绮园。】
承载几代人的回忆
“我们这些‘80后’的相册中,每个人至少有一张照片是在绮园的某个景点拍摄的。”今年25岁的小潘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拍的照片专门有一本相册,而放在最前面的那张就是在绮园圆门边的留影。“那个时候我只有4岁,眉心画了点红,记得当时的小朋友拍照都要这么打扮的。”小潘笑道。【评: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肯定会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和“80后”对儿时的记忆一样,他们的上一代人对绮园也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怀。“记得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了夏天下班的时候太阳还挂得老高,女的都怕晒,所以我们五六个人就钻进绮园等太阳落山再回家。”年近半百的吴女士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不过现在好久都没去绮园走走了,还是很怀念的。”【评:类似的记忆或许已经融入到了海盐人的心灵深处。】
时代变迁也未受冷落
“假如在海盐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那个大不大、小不小的绮园,在乱石树藤中穿梭,乐此不疲。”帖子里形容的那块“大不大、小不小”的地方在海盐人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一直未被冷落。拍婚纱照外景、美术班学生写生……绮园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果有外地朋友来海盐玩,我一定会带他们去绮园走走。”在某公司上班的小张告诉记者,绮园是他向大学同学、外地客户介绍海盐的一块招牌。【评:这就符合“人文地标”的说法了。】
除了喷香的大饼和秀丽宁静的绮园,以及帖子里提到的内容,如果你还有不同的人文地标可以推荐,还有更多的故事想要讲述,可以拨打本版热线13456229090告诉我们。
【点评人:刘海洋】
■记者 王 燕
它是园林学家口中的“浙中第一”,重峦叠嶂,古木参天,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它就是海盐的绮园。绮园寓意“妆奁绮丽”,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而在海盐人口中,大家还是习惯称它为“冯家花园”。
“要寻找海盐的人文地标,一定要重磅推出‘冯家花园’。”本版“我们一起寻找海盐的人文地标”系列报道推出以后,读者们纷纷打进热线。在大家的推荐榜上,绮园荣登榜首。“信步在绮园的乱石古藤中,看承载了美丽传说和历史底蕴的一草一木。”在读者们的心中,宁静中透露出的美感是绮园的最大魅力。
暂享安逸的好去处
“想看花有花,想看树有树,有时候工作累了或者情绪烦躁时想找一个清静地,去绮园坐会儿就能享受暂时的安逸。”自小在海盐长大的徐先生是绮园的常客,空闲的时候,他喜欢去绮园喝茶观鱼,和老朋友聊天。“很喜欢这里宁静的感觉,坐上一会儿思路也清晰了。”徐先生说。【评: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找到一处清静之地,这样的惬意让人向往。】
说到绮园的景致,每位打进热线的读者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那些攀附在参天古树和假山上的古藤有碗口粗,看起来神秘又庄重,有时候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入口的那道圆形石门就像是一个桃花源的入口,进了门就能看到满眼的绿色,树绿、水绿、草绿……让人神清气爽。”“一年四季群芳争艳,尤其是夏季的荷花,美不胜收。”……光是听读者们的描述,就能感受到绮园的清新绮丽。【评: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绮园。】
承载几代人的回忆
“我们这些‘80后’的相册中,每个人至少有一张照片是在绮园的某个景点拍摄的。”今年25岁的小潘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拍的照片专门有一本相册,而放在最前面的那张就是在绮园圆门边的留影。“那个时候我只有4岁,眉心画了点红,记得当时的小朋友拍照都要这么打扮的。”小潘笑道。【评: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肯定会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和“80后”对儿时的记忆一样,他们的上一代人对绮园也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怀。“记得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了夏天下班的时候太阳还挂得老高,女的都怕晒,所以我们五六个人就钻进绮园等太阳落山再回家。”年近半百的吴女士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不过现在好久都没去绮园走走了,还是很怀念的。”【评:类似的记忆或许已经融入到了海盐人的心灵深处。】
时代变迁也未受冷落
“假如在海盐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那个大不大、小不小的绮园,在乱石树藤中穿梭,乐此不疲。”帖子里形容的那块“大不大、小不小”的地方在海盐人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一直未被冷落。拍婚纱照外景、美术班学生写生……绮园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果有外地朋友来海盐玩,我一定会带他们去绮园走走。”在某公司上班的小张告诉记者,绮园是他向大学同学、外地客户介绍海盐的一块招牌。【评:这就符合“人文地标”的说法了。】
除了喷香的大饼和秀丽宁静的绮园,以及帖子里提到的内容,如果你还有不同的人文地标可以推荐,还有更多的故事想要讲述,可以拨打本版热线13456229090告诉我们。
【点评人:刘海洋】